黑龍江雙鴨山墻體廣告制作
黑龍江經濟報5月9日訊(楊軍 記者 王鑫彪)今年以來,
雙鴨山市在全面實施美麗
鄉村建設工程中,結合實際提出了“堅持建管并舉、抓好長效管護”的工作要求,對鞏固
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成果進行了科學有益的嘗試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切實可行的投入和管護機制,實現了常態化管理、長效化保持。
從發揮三個作用出發,探索推進美麗
鄉村建設長效化投入機制。發揮政府引導性資金杠桿作用。縣區政府每年列預算拿出一定比例的引導資金(原則性大縣不少于1000萬元、小縣不少于500萬元、區不少于200萬元)用于美麗
鄉村建設,也可利用涉農資金整合補充。目前,集賢縣計劃投入500萬元建設資金已列入財政預算,寶清縣和饒河縣分別投入1000萬元和270萬元的建設資金已到位。
發揮經濟強村帶動作用。建立示范村經濟強村規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已納入縣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全市示范村和達標村力爭到2017年底,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分別提高50萬元和20萬元。推進互聯網+
農村經濟,助推
農村經濟發展,鼓勵經濟大戶參與美麗
鄉村建設。
發揮村集體、村民的主體作用。通過向村民宣傳建設美麗
鄉村的意義、愿景,引導農民出工、出勞、出文明共同參與美麗
鄉村建設。建立村集體常態化投入機制,對有集體經濟來源的村莊,每年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資金用于
鄉村建設。2015年,全市88個村莊已拿出176萬元用于美麗
鄉村建設。開展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實行黨員包戶包街聯組聯戶。想方設法提升農民的內生動力,發動群眾義務投工投勞,依靠群眾的力量建設美麗家園。
從抓好四個方面入手,探索推進美麗
鄉村環境常態化管護機制。制定村莊環境常態化保潔分級標準。村莊環境保潔標準分為兩級,一級保潔要求做到村內環境3天一保潔;二級保潔要求做到村內環境
日產日清日保潔,保潔內容、項目標準時限明確。目前,全市共有285個村莊達到了一級保潔,108個村莊達到了二級保潔。
建立村莊環境常態化保潔投入機制。縣區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村莊環境保潔的主要資金,列入縣區財政年度預算。今年,寶清縣75個村每村匹配10000元,饒河縣79個村每村匹配5000元資金用于保潔人員工資,集賢縣計劃為達標村莊每個村投入2萬元用于保潔人員工資,寶山等四個區也逐漸建立了長效保潔管護機制。從村積累中拿出一定比例資金用于環境長效保潔。制定了村規民約,建立衛生警示牌。通過“衛生示范戶”評比、“門前三包”制度,實行季度檢查獎懲制度,村民簽約率和履約率均達到100%。
探索村莊環境常態化管護機制模式。采取責任管理,明確提出黨支部書記是美麗
鄉村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制定村屯環境整治驗收標準,將村屯環境整治工作作為考評黨支部書記的重要指標,年底前打分評比、獎優罰劣。采取市場化模式,確定資金費用及標準內容、保潔級別,在鎮內實行公開招標,并由村監管、村民監督,驗收合格后階段性付款。采取
鄉鎮統管形式,資金集中使用,統一購置設備、配備人員,對
鄉鎮所屬村莊實行統一管護。目前,全市村莊共配備了1029名保潔人員,保潔員隊伍建設得到了有效加強。采取村管村治,強化村班子成員包片管理責任制。村里配備租用環衛設備,選配相應人員給予相應補貼,實行衛生責任區等。
加大村莊環境常態化督查考核力度。市新
農村辦每年都制定下發《村莊整治長效管理工作考核細則》,按照每次抽查不少于每個鎮(街道)已整治村總數的20%—30%的要求,每月對各鎮(街道)進行考核。通過互查、督查,提高各鎮(街道)、各
鄉村對長效化、常態化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目前,全市環境
鄉村衛生開創了常態化管理、長效化保持的良好局面,
農村環境“臟、亂、差”和白色垃圾較多的現象得到有效改善,全市美麗
鄉村建設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果。
新美
廣告公司: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