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樂平墻體廣告 農民應用網絡平臺抱團開辟市場,這是
樂平市
現代農民的新時髦。近年來,
樂平農民開端認識到互聯網對農業運營的重要性,學會了上網“淘金”。農閑時,他們不是閑賦在家,而是忙于網上“備耕”“備銷”。他們經過網上咨詢,理解市場意向和高新適用技術,在網上搜索信息,聯絡客戶,把網上銷售農產品搞得熱繁華鬧。
“百樂”蔬菜、“紫溪”楊梅、“浯口”水母芋、翠冠梨、楊溪草莓、紫陽花卉苗木……當你翻開農民信箱平臺,成百條供求信息撲面而來。
樂平市5萬戶農民信箱用戶正是經過這一平臺,促成了農產品一筆筆的買賣。
后港鎮花農和百樂村蔬菜種植戶逼真地感遭到網絡拓展市場的作用。百樂村、龍會洲村農民上網銷售蔬菜成了每天的“必修課”。以前,他們走南闖北采購
樂平蔬菜,不只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下。如今,他們經過農民信箱發布蔬菜等農產品供求信息后,簡直每天都能接到業務,依托上網翻開了銷路。
陳樂剛是樂港鎮大棚蔬菜種植大戶,先前由于信息不暢,種出來的蔬菜賣不進來,一年辛勞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去年,他在網上注冊了阿里巴巴會員后,在網上發布大棚蔬菜供給信息,還特地裝了攝像頭,將蔬菜樣品經過視頻讓客戶“眼見為實”。信息發布后不到一周,
上海、
湖北、
浙江、
安徽等地的批發商就找上門來,售價還增長了不少,每畝增收2600多元。
網絡銷售既減少了農民奔走之苦,又能使他們更為便利地觸摸到市場脈搏,還能及時調整和優化農業種植構造。前幾年,眾埠鎮隆豐生態養殖場場長倪豐龍在網上發現,市場上中華大閘蟹行情很好,于是他承包了200多畝水面養殖中華大閘蟹和四大家魚,在網上發布產品音訊后,這些產品疾速“走”出了家門,銷量大增。
目前在
樂平,以網為媒、農民牽手大市場的例子不在少數。就在前幾天,鎮橋鎮包裝成箱的200多噸“酉樂”黃瓜就被北京客商訂購一空。
上海、
南京、
常州等地的訂單也是紛至沓來,1000多畝的無公害大棚黃瓜種植基地為當地農民帶來了1500萬元的收入。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