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墻體廣告 本年5月12日,是中國第8個防災減災日。我 市作為自然災禍多發區域,防災減災作業更是任重道遠。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準則,情系
大眾安危,把防災減災作業放在保證百 姓生命財產的戰略高度,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構筑起抗擊洪澇等自然災禍的應急體系,為
大眾生命財產安全供給了剛強保證。
構筑防災減災應急體系
保證戰時應對有力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作后,
達州市歸納減災救災應急指揮體系建設項目被國家、
四川省歸入“汶川地震災后康復重建防災減災專項規劃”。項目覆蓋全市7個縣(市、區),能完成省、市、縣 三級歸納減災救災應急指揮視頻通訊及長途語音指揮通訊,構成“統一指揮、分級辦理、反應靈敏、和諧有序、作業高效”的自然災禍應急指揮體系。災情數據在全 市指揮體系內無縫對接,完成了省、市、縣、鄉四級互聯互通,極大地提高了救災作業效率。
與此一起,市、縣兩級別離成立了防災減災委員 會,擬定了作業準則,清晰了各成員單位的責任、方針使命。災禍發作后,各職能部分按照責任使命,分工協作,及時展開應急救援、傷員救治、哀鴻搬運安頓、物 資調運、查災核災、排險除險等作業。經過多年的抗災救災作業實習,我市已構成了政府主導、分級辦理、部分擔任、社會合作、生產自救的抗災救災作業格式。在 主汛期時期,各級防災減災委員會嚴格執行24小時值勤準則,加強信息陳述作業,與氣候、疆土、水務等部分及時剖析談判,使用各種手法提早發布預警信息,隨 時把握災情發作發展趨勢。
為加強災情辦理及時報災,做到災情數據精確科 學,保證領導的科學調度與決策,我市修訂了《
達州市自然災禍救助應急預案》,擬定了市、縣(市、區)、鄉(鎮、大街)、村(社區)四級救災應急預案聯動機 制。市減災委樹立災情談判準則,充分發揮歸納和諧機制效果,及時應對和迅速處置自然災禍。
完善物資儲藏根底
保證災時
大眾需要
為活躍應對自然災禍給
大眾帶來的危害,保證受 災時
大眾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處、有干凈水喝、有
醫療效勞,我市樹立完善了以“市級物資儲藏為基地、縣級物資儲藏為根底、城鎮貯存點為彌補”的救災 物資儲藏網絡,加強救災倉庫物資的標準辦理,力求到2016年末,但凡有特大型和大型地質災禍危險險情的地點城鎮,要全部樹立救災物資儲藏點。
全市共有5個縣級救災物資儲藏分庫、55個儲藏點,并和諧商務部分與本地大型超市簽定代儲協議,由超市在災禍救助時期及時保質保量供給餅干、方便面等低值易耗、保質期短的食物。
為保證災時
大眾流亡需要,我市主城區已建成市 體育基地、達川區體育館、老城區鳳凰頭原市政府大院、羅江鎮張愛萍新居旁的
達州市國防教育基地4個大型應急流亡場合。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一次性可包容 50余萬人一起緊迫避險。為提高災后應急保證質量,
達州還裝備了專用
醫療車和送餐車,根據需要為受災
大眾供給救援效勞。另外,主城區的公民公園、基地廣 場、西外公民廣場、達高中、達一中校區(含西外新校區)、西外實驗小學、北外新世紀中學、南外達三中等17個當地還被設為減災救災物資暫時發放點,用于方 便把救災物資運送到救災現場,滿意受災
大眾緊迫流亡需要。
防災減災,不能忽略公民
大眾的力氣,我市現有 災禍信息員近5000人,這支部隊成為了處理災禍預警信息傳遞“最終一公里”瓶頸問題和保證災情信息及時精確上報的要害力氣。為使防災減災常識家喻戶曉, 全市還活躍全部穩步推動“全國歸納減災演示社區”創立作業,全市共成功創立全國歸納減災演示社區13個,其間3個社區已被錄入全國歸納減災演示社區申報展 示辦理體系。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