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制作 5月18日起,搬遷至北海北岸的仿膳飯莊新址將開端試運營。北京青年報記者17日看望時發現,室外裝飾現已基本完成,室內餐位也已就位。可是,試運營時期暫不迎客,本月下旬將正式對外運營,一起將康復“仿膳茶社”。
上月18日,仿膳飯莊掛出公告:仿膳飯莊自4月18日起至5月下旬,將遷至北海公園北 岸,時期暫停運營,估計于5月下旬重張運營。17日上午,北青報記者來到仿膳飯莊新址——北海公園北岸九龍壁西側,這里也曾是“乙十六御膳堂”的所在地。 在現場看到,仿膳飯莊新址依然被施工圍擋遮擋。可是走進圍擋,便看到古色古香的門樓匾額,東側門已掛起了“仿膳”的牌子,西側門則懸掛“仿膳飯莊”四字, 一起掛起了大紅燈籠。室內的餐位已擺放就位,裝飾古拙。
據現場作業人員泄漏,從今天開端,仿膳飯莊會試運營,但暫時不招待游客,待到本月下旬才會正式運營。據了解,仿膳飯莊開業的一起,還將康復“仿膳茶社”,供給老北京的茶點。現場作業人員也表明,茶社也在準備中,都在仿膳飯莊內。
據了解,仿膳飯莊是運營宮殿風味菜肴的老字號,至今已有近90年的前史。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營改為公營,更名為“仿膳飯莊”。此前,仿膳飯莊坐落北海公園瓊島漪瀾堂景區,建筑面積2224平方米,由三個院子構成,共有大小餐廳12間,餐位300余個。
仿膳飯莊在幾十年的運營中,始終保持了宮殿風味特征。為了不斷發掘開發宮殿名菜,仿膳派人屢次前往故宮博物院,在浩繁的御膳檔案中整理出乾隆、光緒年間的數百種菜肴。2011年,“仿膳(清廷御膳)制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保護名錄。
2016年4月仿膳飯莊騰退漪瀾堂古建筑群,公園本著保護皇家園林,發掘北海深沉文明內涵的主旨,將表現文物古建文明展陳功用,擬于年內涵景區展開多項展覽活動,趕快面向游人敞開。漪瀾堂古建筑群的詳細補葺作業將在專家論證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