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墻體廣告價格 昨日,
江蘇舞臺藝術成為業界人士眼光會聚的焦點—
江蘇現代戲創作繁榮成“
江蘇現象”,省文化廳為12部
現代戲走向全國市場開推介會;省文聯則宣布2016“一脈相承”戲曲傳承工程啟動,而在研討會,醉心于帶徒傳藝的藝術家們則對戲曲傳承提出了一孔之見。 揚子晚報記者張楠
5位重量級藝術家將辦師徒專場
昨日,由
江蘇省文聯主辦的2016“一脈相承”戲曲傳承工程宣布啟動。中國戲劇首屆梅花獎榜首、昆劇名家張繼青,中國戲劇梅花獎大獎、滑稽戲名家顧薌,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京劇名家黃孝慈,中國戲劇梅花獎、錫劇名家倪同芳,淮劇陳派開創人、淮劇名家陳德林等五位老藝術家將相繼率領徒弟們在省文聯小劇場展開五場專場演出。
當晚,“一脈相承”2016
江蘇戲曲名家師徒專場的首場演出在省文聯小劇場演出。
蘇州滑稽戲名家顧薌攜徒同臺演出小戲《一二三,起步走》,經過講述山村女孩安小花進城上進步班轉而當鐘點工掙錢給住院的教師治病的情節,展開了一群同齡人之間、師生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城市與
鄉村幾代人之間的性格抵觸和心靈碰撞。該戲曾取得全國“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中國曹禺戲劇獎”等一系列殊榮。
當天下午,在“一脈相承”
江蘇戲曲傳承開展座談會上,張繼青、顧薌、黃孝慈、倪同芳、陳德林、張克勤、董紅、陳云霞、林愛娜林琳等藝術家代表就
江蘇戲曲的傳承話題發表了本人的見地。很多名家都提到,能教徒弟特別開心,就怕學生不愿意學!滑稽戲名家張克勤說,“年輕人忙著在后臺玩游戲,傷的都是我們的心!心里真是說不出的滋味……”京劇名家黃孝慈說,
南京演出市場并不“安康”,“很多戲曲演出觀眾不愛買票,都是搞贈票,以至還把贈票拿去賣,作為演員,看到這些覺得挺難過的。”
記者昨日從
江蘇省文化廳得悉,5月20日至6月16日,
江蘇11家劇團的12臺優秀
現代戲劇目將先后在
延安文化藝術中心、北京梅蘭芳大戲院和中國評劇大劇院演出16場。
近三年來,
江蘇在舞臺藝術創作中重點向理想題材、
江蘇地域題材傾斜,
現代戲創作構成了出人出戲、佳作不時涌現的良好場面,被譽為“
江蘇現象”。據統計,近三年來,
江蘇搬上舞臺的
現代戲高達40余部,數量質量都得到較大提升。此次參與巡演的12部劇目都是優當選優的精品,集中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變革開放后,人民
大眾建立社會主義家園的生活故事,大多反映當下社會理想,觀眾容易產生激烈的情感共鳴。比方《一代楷模——學習恩來肉體情形朗讀劇》緊扣周恩來總理的感人事跡,以不同方式生動演繹總理生平事跡,直擊觀眾心底。淮劇《小鎮》提醒了當代社會道德建立和人性的拷問,錫劇《夕照青果巷》反映了“空巢”現象、老人養老的社會問題,話劇《民生巷11號》則針對城市拆遷帶來的城市文化保管展開故事。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