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墻體廣告發布 5月9日-13日,黃浦區民宗辦、協作交流辦及黃浦區宗教場所擔任人組成項目調查組,由黃浦區區委統戰部副部長,民宗辦主任徐惠江帶隊,前往
云南普洱地域展開對口幫扶項目調查。
幾天時間里,調查組一行先后調查了思茅地域瀾滄縣茶產業項目;瀾滄縣酒井鄉老達堡村的拉祜族村寨民族文化建立等地。調查組還深化實地對方案扶持的瀾滄縣勐朗鎮大平掌村嘎處地村民小組停止實地調查,理解該村的扶貧移民、異地安頓的狀況,依據實踐狀況對進一步的幫扶資金和工作停頓提出施行意見,希望對口幫扶村寨展開以“安居溫飽、根底設備、產業開展、社會事業、素質進步、生態能源”的開展思緒,經過建好產業基地、抓市場對接、努力提升產能開展程度等多維思緒,使嘎處地村逐漸挪窮窩、改窮貌,貧窮
大眾換窮地、拔窮根,逐漸完成脫貧致富。
調查期間,調查組一行還再接再勵地趕到地處滇南的西盟縣,對2015年黃浦區宗教界出資幫扶項目,縣北面中課鎮窩啊組隸佤族村寨資金項目落實狀況停止論證。經中課鎮鄉長引見,
上海對口幫扶資金50萬元主要用于落實噶樓村整村推進,其中新建道路硬化面積1154平方米,特困安頓房建立90戶,直承受益人口338人,對該村的消費生活條件、根底設備、生態環境和公共效勞明顯改善,開展潛力明顯加強,有力地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項目的施行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近幾年來,黃浦區深化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提出的加快人口較少少數民族開展的肉體,逐年加大對人口較少少數民族的扶持力度。自2007年起,黃浦區先后投入三百余萬元,支持
云南普洱地域孟連縣、瀾滄縣民族地域的文化建立和農作物養殖等,扶持項目已初見效果,促進了民族地域的經濟開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