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墻體廣告 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
銅仁分離實踐,以方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道路、方針、政策及時傳送給廣闊
大眾,撤除了干部與
大眾之間的“隔心墻”,打通聯絡效勞
大眾的“末梢梗塞”, 促進黨心民意血脈相連、同頻共振。激活
大眾參與熱情,深得
大眾好評。
中央軍+主力軍,能“搭天線”可“接地線”
如何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送到基層
大眾中去?
銅仁市印發《關于印發
銅仁市“黨的聲音進萬家、總書記話兒記心上”宣講工作施行計劃的通知》,明白由指導干 部、黨校教員、講師團成員、先進模范、基層支部書記、社會鄉賢等和我市今年選派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組建各類宣講團33個和活動宣講分隊228支, 進一步完善了四級效勞網絡, 涵蓋了全市各區(縣、高新區、開發區)、130個市直部門及國企、171個
鄉鎮(街道)、2771個村(社區)、6457多個村組等的黨組織,確保傳送聲 音“不跑偏”、學習肉體“不漏網”,把黨的暖和送到百姓心田上,把黨的惠民政策實在落實到基層。各宣講團和活動宣講分隊依據隊員工作崗位,分離
大眾關懷的 熱點、難點問題準備“教案”,深化田間地頭開設“田間課堂”,為
大眾答疑釋惑,宣傳黨的惠農政策。同時,還充沛發揮報刊、播送、電視等傳統陣地優勢,分時 段播放新聞動態、惠農政策及便民信息,讓
大眾在家門口就能對接“天線”和“地線”。積極拓展
手機報、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平臺,暢通黨的聲音向下傳送和社 情民意向上反映的交流渠道,第一時間發布主流聲音、重要信息。
大講堂+龍門陣,講“普通話”說“中央話”
為讓基層
大眾喜歡聽、聽得懂、聽得進,注重展開“面對面宣講”,讓黨員干部深化農家院壩、田間地頭,經過實地調研、走訪座談、交心談心等方式,實在 理解基層
大眾的所思所盼,查找基層
大眾的政策“盲點”。注重突出“
大眾”特征,說“
大眾話”,經過擺“百姓龍門陣”、開“百姓大講堂”、辦“道德講堂”和 開堂屋會、民情懇談會等方式,黨員干部和
大眾一同, 抓住“好機遇”、應用“小局面”、既開起“大講堂”,說“小話題”,也講“大道理”, 聊“好故事”,既有“我來說”,也有“大家談”。注重抓好“心連心 傳送”,以
大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方式,把“普通話”轉成“中央話”,把口語言轉成
大眾言語,用家鄉話說家鄉情,用身邊人說身邊事,用身邊人評身邊理。注重 落實“一對一效勞”,回應
大眾關切,興辦民生實事,讓
大眾感遭到黨組織的關心和暖和。組織基層展開運用干群連心室、實訓基地等平臺,注重運用民歌、民謠、 大喇叭等黨員
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宣講。目前,進村社區宣講1166次,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宣講169次,召開院壩會2356次,召開“道德講 堂”2321次,宣講黨員干部
大眾77047人次,組織文化體育活動108次。
個性化+人性化,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如何進步
大眾積極性,惹起良好反響?在宣講黨的政策,傳送黨的“好聲音”的過程中,
銅仁突破以往宣講工作的舊有工作形式和形態,創新宣講方式,著力 在宣講和培訓內容上下功夫,開辟宣講陣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各區縣充沛應用所屬政務網站、黨建網,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開設網上“兩學一 做”學習教育相關內容,推送相關信息,積極互動宣講,和
大眾心聲同頻共振。“
銅仁組工”微信平臺開設專欄持續推送信息148篇,讓全市各級黨員與宣講“天 天見”。各區縣微信平臺開設“‘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指尖黨課’”,發送宣講內容,以實時、便利、靈敏的宣講方式,進步了全市14萬余名黨員的參與學習熱 情。“以前是到黨校承受培訓,不但上課不便當,還是“滿堂灌”,一說到培訓,大伙都很惡感。如今不同了,不只活動宣講團主動下村,還能夠經過
手機直接點擊 閱讀,我們需求什么就給我們什么。”石阡縣龍井鄉貓寨村黨支部書記羅忠武如是說。在近一個月統計中,全市黨員主動積極參與學習中,僅“
銅仁組工”微信閱讀 就達611049次,好友轉發155556次,朋友圈閱讀2158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