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上海墻體廣告 樹立“2+X”工作推進機制,舉全市之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立的格局。上海樹立了由市委主要指導擔任組長的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立指導小組,下設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建立推進組和人才開展推進組,明白了2016年本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立11個重點專項、70項重點工作。
青年報資深記者 郭穎
2015年全員勞動消費率達18.5萬元/人
今年2月1日,國度發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復了《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建立計劃》,張江地域成為國內首個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4月12日,國務院批復印發了《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變革實驗加快建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計劃》。本市成為首個國度全面創新變革實驗區。
上海多項嚴重創新變革試點走在全國最前列,創新投入堅持較快增長。201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消費總值的3.7%;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比重達64.5%??萍紕撔聨尤叵M率進步,2015年全員勞動消費率到達18.5萬元/人,位居全國前列。國內外研發機構加快集聚,國度級重點實驗室到達44家;外資研發中心到達401家。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推進,2015年各類技術買賣合同金額到達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時培育壯大,2015年增加值占全市消費總值15%,“四新”經濟開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初步構成各具特征的科技創新集聚區。張江、紫竹、楊浦、漕河涇、嘉定、臨港等重點區域充沛發揮不同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優勢,初步構成特征、錯位開展。2015年張江自主創新示范區停業總收入3.6萬億元,出口創匯643.7億美圓,實繳稅費2431.5億元,凈利潤2013.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6%、7.2%、7%和9.3%。
累計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等事項368項
全面創新變革實驗獲得初步停頓,先行先試變革縱深推進。上海已勝利爭取成為國度藥品上市答應持有人制度試點地域,已選擇3組試點單位簽署協作協議,將在全國首先施行藥品消費CMO形式。
5家全國性銀行以及浦發硅谷銀行、上海銀行、華瑞銀行等3家本地銀行獲準在滬展開國度投貸聯動試點?;I建以效勞科技創新為主的民營張江銀行。修訂《張江國度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股權和分紅鼓勵方法》,發布《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規范工作指引》,推進股權獎勵遞延征稅政策落地。盤繞創新功用性平臺建立,探究樹立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共同參與的非營利性新型產業技術研發組織。
政府管理創新不時深化,著力優化政府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形式,企業創新創業活動的便利性進一步進步。重點盤繞投資、創新創業、消費運營,高技術效勞等范疇,分5批累計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等事項368項。選擇116項行政審批展開“證照別離”變革試點。今年4月1日試點以來受理約8000余件業務。
鼓舞企業創新投入的制度環境不時優化。普惠性財稅政策的鼓勵效應明顯發揮,企業主體對創新投入的熱情日漸高漲。繼續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2015年落實上年度加計扣除額335億元,同比增長15%,受惠企業5852家,比上年增長20%。
加快建立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
上海展開嚴重科技創新規劃,加快建立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探究樹立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運轉管理新機制。在國度層面組建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理事會,國度已初步認可支持。高程度規劃和深化推進張江科學城建立。研討調整張江地域的中心功用和空間規劃,已根本構成張江科學城規劃初步計劃。
新一批嚴重科技根底設備落戶上海,高度集聚的嚴重科技根底設備群初現雛形。光源二期可研獲批,超強超短激光安裝、活細胞成像平臺、軟X射線自在電子激光用戶安裝等3個嚴重科技根底設備分別獲國度發改委各1億元資金支持;估計再用2至3年時間可建成具有世界搶先程度、最為集聚的光子科學大設備群。同濟大學在與中科院競爭中勝出成為海底長期科學觀測網牽頭建立單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創新資源在張江綜合性國度科學中心加快集聚。
整合各類科技資源、盤活存量,上海進一步進步了本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效勞的開放范圍和共享力度。全市已有430家管理單位5640臺套、價值76.79億元的儀器加盟研發公共效勞平臺提供共享效勞。
局部嚴重共性技術研發平臺逐漸接近世界先進程度。像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已完整控制自主學問產權的28納米關鍵工藝,在建14/10納米先導線,一年來為我國5家芯片制造和設計企業、15家設備和資料企業提供了先進技術轉移和評價效勞。2015年底新啟動建立上海微技術工業研討院,團隊已達112人,構成了較為集聚的先進研發力氣。
此外,上海嚴重產業創新成果不時涌現,重點產業的整體技術程度持續提升,為上海產業轉型晉級提供強大驅動力?;I備施行華力微電子二期、中芯國際重生產線、和輝光電二期等嚴重產業項目,有望快速提升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現產業的范圍和能級。國度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上海市集成電路制造產業基金等嚴重產業投資基金陸續組建,為嚴重項目規劃提供投資保證。28納米CPU、22納米刻蝕機、ARJ-21支線飛機、AMOLED顯現屏等一大批嚴重產業創新成果不時涌現并完成產業化。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