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7月13日上午,記者站在衡井公路洨河大橋上,向南北兩側望去,洨河流水潺潺,數只悠然地在河面嬉戲,它們有時把頭扎進水里,有時扇動翅膀貼著水面低飛,而更多的時候則是悠哉游哉地“漫游”水上。
偶爾,還會有不知名的水鳥劃過水面,激起一片漣漪。
除了水鳥,河道中的香蒲、蘆葦等水生植物綠意盎然,隨著流水搖曳。洨河兩岸的垂柳成行,枝條隨風輕舞;碧草青青,鮮花盛開,彩蝶翩翩飛舞。
在衡井公路大橋北側大約100多米,是一處人工跌水,清澈的河水從大石塊的豁口流出,嘩嘩的水聲不絕于耳。
82歲的尹大爺是汪家莊村人,只要天氣允許,他就會跟幾位老伙計坐在“洨河濕地”的石碑后面,邊乘涼邊聊天邊欣賞美景。“河里的水清了,種了那么多樹,還有花,在這里坐著不光涼快,心情也好。”尹大爺的話得到了任大爺的贊同:“這里跟個大公園差不多,俺們村離河近,也算沾了光了。”81歲的任大爺笑著說。
見到南趙村的許大爺時,他正站在通往南趙村的大橋上釣魚,他身旁的紅色塑料桶里,十余條小魚正在歡暢地游著。“都是草魚,閑著沒事兒釣著玩的。”許大爺把剛剛釣上來的魚放進桶里說。
當年就是一條臭水溝
提起曾經的洨河,67歲的南趙村村民李大媽說:“那時候河里的水黑乎乎的,還特別臭。”李大媽說,人們從河邊經過的時候都得捂著鼻子,叫這里臭水溝,更別提會有魚了。
洨河是子牙河水系滏陽河上游的一條支流,發源于鹿泉區五峰山,流經鹿泉區、欒城區、趙縣出境至邢臺,在省會境內全長62.3公里。20世紀60年代后,洨河上游水源逐漸減少,最終于上世紀70年代斷流。此后,洨河開始承擔起市區和沿線縣市雨水和污水的排放功能。而污水長期不達標排放、加上排放量大,逐漸讓洨河變“臭”變“黑”。
同時,洨河接納的除了生活污水還有大量的工業廢水,而且這些污水可生化性差、濃度大,個別企業甚至存在污水直排現象,也加重了洨河污染。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