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臨滄
墻體廣告 “從前城里的姑娘不愿意嫁到我們村,如今不只當地村民依托生態旅游致富,還吸收了眾多外來客前來尋覓商機。”24日,記者跟隨“七彩
云南全國
手機網絡媒體行”來到
云南普者黑景區,該景區仙人洞村村長范成元在自家運營的客棧里向記者講述了普者黑的一次次轉變。
普者黑位于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城西北部,是國度級著名景色名勝區。景區內構成了54個湖泊相連接通,83個溶洞綽約多姿,312座孤峰鱗次櫛比的別樣景色,被譽為“世間稀有中國無獨有偶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2013年,國內某衛視一檔親子秀節目到普者黑取景拍攝,使普者黑在全國享有極高知名度,游客量劇增。
普者黑景區內的仙人洞村是彝族撒尼人聚居村落,現有農戶196戶980人。在1993年之前,該村村民還以務農為主,人均年收入僅有300元。“太窮了,當時縣城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村里來。”范成元說,隨著當地旅游業的開展,普者黑的村民憑仗區位優勢才慢慢富有起來,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樓,家家戶戶做起了“農家樂”。
旅游業的開展給普者黑帶來了宏大變化,村民們嘗到了旅游經濟的甜頭。“但隨著景區知名度的擴展,農家樂不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也暴顯露我們配套設備和管理上的種種缺陷。”范成元稱,思索到旅游業的久遠開展,凸顯民居特征,丘北縣提出民居改造工程對仙人洞村停止了重新規劃。“但多數村民看不到久遠開展,也不了解這樣的改動。”
為了率領村民們做出改動,范成元首當其沖推倒了自家3層的“土洋樓”,停止了客棧改建。目前,全村曾經有122戶完成了具有彝族撒尼人特征的客棧改建,其他74戶正在改建中。“如今我們村里簡直沒人外出打工,自家的客棧還運營不過來呢。”范成元通知記者,目前村里人均年收入到達3萬元,旅游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仙人洞村只是丘北縣開展
鄉村旅游的一個縮影。2013年以來,丘北縣推進旅游業開展,以維護好民族民風和景區生態環境為前提,啟動了普者黑景區民居改造建立工作,經過近三年的改造建立,該景區周邊環境變美,房子風格統一,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持續,促進了當地村民的收入增加。上半年,丘北縣已接待游客139.3萬人,完成綜合收入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