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墻體廣告設計 近日,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收到了一則好音訊,從該校兵源預儲班進入部隊的兵士中,兩人榮立三等功,包括兩名駐港部隊特種兵在內的14人評為優秀兵士,13人選為士官,1人參與了索馬里遠洋護航任務。 “在高校設立兵源預征班,提早對預征青年停止一至兩年的軍事化‘淬火’,既增加了任務征集數,改善了兵員學歷構造,還能讓從軍新兵縮短入伍順應期。”合肥市廬陽區人武部政委盛陽說。 廬陽區位于合肥市中心城區,每年征兵任務數為300人左右。近年來,“征兵難”的問題在該區日益明顯。 據該區人武部副部長劉澤生剖析,這一情況除了因適齡人口降落,還與青年對切身利益的理想考量有關。隨著企業招工收入進步,城區適齡青年更愿意打工掙錢,不愿意從軍。另外,出于拆遷安頓的思索,適齡青年假如入伍后,戶口就要注銷,遷至部隊,而房屋拆遷安頓政策、補償細則與戶籍人口相關,所以遷出后實踐利益遭到影響。此外,近年來,合肥市統籌城鄉規范發放退役兵士一次性補助金,非農戶口的補助金額與以往相比有了大幅降落,也在一定水平上影響到城區青年從軍的積極性。 為了破解“征兵難”,在該區人武部的提議下,2014年6月,廬陽區政府決議在轄區內的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前期試點的根底上,每年9月遴選50名有從軍意向的重生,正式組建兵源預儲班。在校期間,對其停止軍事化管理,課余時間對其停止條令條例、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等軍事技藝教學。 據理解,該區專款撥付近20萬用于先期費用保證。從兵源預儲班入伍的學生將享用到廬陽區提供的,國度規則政策之外的每年2000元助學金。此外,在入伍后的專業方向和退役地點選擇上,將優先思索預儲班成員的選擇意愿。
“區里過去從軍青年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員極少,每年僅為十幾人,僅占入伍總人數的5%左右。”據劉澤生引見,設置兵源預儲班后,這一比例今年提升為18%,估計明年將提升為36%,將有力地優化兵源學歷構造。
據悉,目前廬陽區出臺了相關文件,在該區所轄的3所高校內將全部樹立兵源預征班,人數將增至150人,以完成高校兵源預征全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