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墻體廣告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今年的重陽節降臨之際,記者從市民政局老齡辦了解到,從2000年開端,我市長命白叟出現逐年增加的趨勢。
到2016年9月,我市60周歲以上的晚年人有15.33萬人,占全市總人員的19.22%。80周歲以上的晚年人有2.44萬人,其間90周歲以上的有2680人,百歲白叟有44人(100周歲及以上為25人)。市老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2000年,我市80周歲以上的白叟約為1.8萬人,百歲白叟缺乏20人。現在,我市人員老齡化出現增加速度快、晚年人員數量多、高齡趨勢顯著等特征。
尊老敬老,白叟越活越起勁
說起長命白叟逐年增加的原因,市老齡辦負責人介紹,很主要的一點即是方針好、全社會尊老敬老空氣稠密,如今的晚年人日子充足,精力開心。
白叟“家外有家”,關于城鄉白叟來說,除了自個的小家,村、社區的晚年協會即是他們的“我們”。據了解,全市39個社區、758個行政村都成立了晚年協會分會,在市老齡辦的安排下,常常展開晚年人文體比賽,送戲、送藝
下鄉和婺劇進社區等活動,還常常舉行“敬老愛老,全民行動”等各類主題活動,晚年人的文體日子豐厚了,晚年人的精力狀態也越來越好。
逐年完善、進步的養老保證系統、
醫療保證系統、社會救助系統解除了后顧之慮,晚年人越活越年輕。《
義烏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穩妥施行辦法》規則,從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根底養老金,2015年1月調整為140元/月;2011年我市建立了高齡白叟補助金準則,2013年1月1日起調整為80—89周歲50元/月、90—99周歲100元/月、100周歲以上500元/月。2012年8月,我市出臺了以推動居家養老、開展養老組織、扶持養老方針為主要任務的《加快推動社會養老服務系統建設的定見》,至2015年末已有381家居家養老照料基地建成,晚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交心的照料和關懷。別的,2015年6月起我市村莊最低日子保證與城鎮最低日子保證完成城鄉一體化,今年9月1日起城鄉低保規范進步到每人每月705元,一人戶低保家庭最低日子保證規范在現有的根底上進步20元/月。2016年起由市政府出資給全市80周歲以上晚年人和低保、失獨共2.36萬名白叟建立了全市晚年人意外損傷穩妥。截止到現在,全市晚年電視大學教學點已達190個,學員人數有24500余人。
百歲白叟大多家庭友善
松鶴
長春,春秋不老!在全市15.33萬60周歲以上的晚年人中,百歲白叟這個集體特別有目共睹。
在市民政局老齡辦供給的一份
義烏百歲白叟匯總表中,記者發現,至2016年9月5日,
義烏百歲白叟有44人,其間男11人,女33人,100周歲及以上為25人,稠江大街江灣村龔海光白叟106周歲(1910年7月9日出世)接連3年位居最高齡;具有5名以上百歲白叟的鎮街有4個,其間蘇溪達到7名。從這份匯總表能夠看出,居住在村莊的百歲白叟顯著多于城鎮。依據幾年來的查詢數據,我們發現百歲白叟有一些共性特征,比方心態平緩,凡事順其自然;飲食節制,粗茶淡飯;勤勞好動,終身勞動;居住地環境優秀,以及遺傳要素等。除此之外,家庭友善、后代孝順是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從查詢的狀況看,我市44位百歲白叟中絕大多數都家庭友善,后代貢獻。像義亭鎮后張村100歲的何小妹、稠江大街松門山101歲的傅園琴、北苑大街萬村101歲的萬賢榮等都和兒孫們住在一起,有的現已五代同堂,白叟的日子起居得到兒孫們體貼入微的關懷和照料,兒孫繞膝,衣食無憂,白叟心境愉悅,精力矍鑠。市老齡辦負責人說,家庭是白叟生計的社會土壤,而這種土壤需求多年的耕耘和培養才干得來。尊老敬老的家風與友善的家庭關系,對延伸命命起著至關主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