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江
墻體廣告 贛江新天地商業街坐落
南昌紅谷灘贛江南大道旁,由數十棟獨具特征的歐式個性修建構成,街區緊鄰贛江,環境極佳。據了解,這兒本來的定位是集餐飲、酒店賓館、風味美食、酒吧茶藝、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
現代化、綜合性餐飲城,是
南昌規劃最大的濱江親水景象餐飲城。
幾年前,贛江新天地商業街曾有30多家高端餐廳進駐,吃一頓飯動輒需花費數千元,因而這兒一度被稱為“
南昌人就餐最貴的當地”。高標準、高消費,這些都是贛江新天地在市民眼里的形象,“港隆會”、“主席臺”、“一會所”、“公望府”、“丹鳳軒”……關于很多普通
南昌市民來說,僅是這些“巨大上”的餐廳姓名,就讓人望而生畏。
記者了解到,這些高端餐廳開業后,車如流水馬如龍,人氣很不錯。2012年,贛江新天地商業街還變成
南昌唯一“省字號”特征商業街。可是,2012年擺布,這兒的高端餐飲業迎來頹勢,贛江新天地商業街墮入低迷,30余家高端餐廳和會所大批歇業關張。
據媒體報道,到去年8月份,贛江新天地30余家高端飯館,尚在經營的僅剩兩三家。
轉型:
創造“群眾美食街”
未獲商場認可
出現低迷后,有關贛江新天地怎么保持以及如何轉型的論題,逐漸變成群眾重視的焦點。記者了解到,為了改變街區衰落局勢,商家及
南昌市政府都曾屢次提出轉型方案。
下降層次、拆除奢華包間,把巨大上的“最貴就餐地”轉為群眾美食街區,這曾被認為是讓贛江新天地人氣回暖的一劑良方。為此,2013年4月,
南昌市專門召開破解贛江新天地困局“面對面”座談會,并在會上提出要將這一街區創形成“群眾美食街”。可是,有些餐廳在下降層次以后發現,“親民”牌并沒有取得商場的認可。
一招不可,再來一招。2014年6月份,贛江新天地的商戶們在
廣州、
武漢、
長沙等地調查歸來后,曾擬定出一個方案,即把贛江新天地改形成商業綜合體,把30余家大型飯館改形成500余家小店肆,依托摩天輪和贛江邊休閑公園的游客商場,通過賣奶茶、甜點來扭轉頹勢,進步人氣。可是,這一方案并沒湊效。
記者了解到,在持續遇冷的情況下,長達三四年的時間內,贛江新天地街區內都處于荒草凄凄、無人問津的尷尬局勢。
來源于 新美
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