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墻體廣告 一個綠色開展理念,引領一個時代開展;一次園博盛會,一場生動的生態宣示。
相約山水
黃石,共襄綠色園博。昨天,漂亮的大冶湖畔,首屆
湖北省園博會拉開帷幕。
污泥灘蝶變園博園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曲古詞,氤氳千年的神韻,在園博園云中棧道上鋪延開來。
斯情斯景,游客絕對幻想不到,腳下,曾是一片荒蕪的湖區。
201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園博會選址大冶湖生態新區,展現在眼前的現象讓人憂慮:污水橫流、雜草叢生、溝壑縱橫。
改變緩緩展開:3年前,這兒仍是一片荒
蕪湖區;一年前,這兒仍是一片泥灘沼地;兩個月前,大冶湖的洪水驚濤拍岸,園博園的災情險象環生……
當今,礦石花境、巖壁活力、復墾花田、銅草情愫、雙湖傳說……走進園博園4500平方米的
黃石園,每一個元素、每一個景點,都在敘述一座老工業城市的蛻變與生態回歸。
園博園的生態之變,恰是
湖北“生態立省”的生動描寫。
2013年末,
湖北成為十八大舉行后,首個被批復為全國生態省建造試點的省份。
荊山楚水,映照著綠色開展的新篇章。
荊楚奔涌綠色潮
亭閣樓臺、浮雕景墻、土墻民居、銘文竹簡、山水田園、花草樹石……
炎帝神農文明、荊楚文明、三國文明、巴土文明、礦冶文明、鄉土民俗……
散步園博會,17個地市州(林區)展園特征各異,用綠色元素演繹靈秀
湖北,用生態言語敘說荊風楚韻。
靈秀融
黃石,一園覽荊楚。園博會里,45個展園指向同一個顏色——綠色。
綠色,這個代表勃勃活力、芳華彌漫的詞語,恰是近年來
湖北開展最為閃亮的底色。
作為全省龍頭,
武漢成功舉行我國(
武漢)世界園林博覽會,廢物場上建成的園博園書寫生態新標桿,斬獲我國內陸城市的第一個世界獎項——“C40城市氣候首領群第三屆城市獎”。
看
宜昌,山水相融,爭創全省推動城市綠色開展樣本,讓父老鄉親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看
襄陽,生態漢江,創造全國主要的綠色增長極,完結“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昂首望山、舉足親水”。
看
荊州,千年古城,水系為韻,建造“城綠水清、人水調和”的親水之城,讓田園村歌就在大家身邊。
看
恩施,打響“富硒”品牌,走出了一條“特征開發、綠色昌盛、可持續開展”的路子。
十堰、
宜昌、
黃石、
荊州先后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演示區,
咸寧成功申報國家生態保護與建造演示區,
荊門、潛江、
枝江被列入國家循環經濟演示城市,神農架歸入國家公園系統試點。
大美荊楚,正舒展著更為靈秀的新時代。
綠色開展引領將來
“綠水青山即是金山銀山。”站在時空交匯的前史節點上,總書記為開展指明方向。
執行黨中央決議計劃布置,荊楚大地唱響一曲綠色開展的微弱音符。
2014年出臺《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法令》,2015年出臺《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對于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議》,2016年出臺《
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法令》。
接連3年,兩部法規、一項法規性決議,
湖北在綠色開展上活躍作為,勇于擔任。
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全面深化變革,加強系統機制立異,
湖北在行動中探究,在探究中行進。
發布《
湖北生態省建造計劃大綱》和考核辦法,樹立生態省建造的安排領導系統,正式發動生態省建造。
環境保護“一票否決”歸入5個“一票否決”事項,空氣質量環保方針歸入市州黨政班子績效考核和省直單位方針考核系統,出臺環境空氣生態抵償制度,向市州環保部門下放25個種類建造項目的審批權,在全國第一家完結省級環科院環評組織脫鉤改制……
一系列系統機制變革,使全省生態文明建造煥發勃勃活力。
站在新的開展起點,貫徹執行立異、和諧、綠色、敞開、同享的開展理念,荊楚大地正呈現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的漂亮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