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墻體廣告 為牟取暴利,有人竟將快到期的賤價獸用疫苗,通過“改頭換面”以次充好,通過假藥估客倒手出售,到了養殖戶手中,
報價翻了10倍,高達數百元。
日前,這起跨省“黑心疫苗案”破獲后,經市檢察院提起訴訟,法院分別以冒充注冊商標罪,判處涉 案人員許某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以出售冒充注冊商標商品罪,分別判處盧某、謝某有期徒刑10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判處方某有期徒刑1年, 并處罰金3萬元;判處林某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5萬元;判處黎某有期徒刑3年3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
買回10萬元疫苗專家判定是假的
襄北監獄部屬的襄北養殖場,是一個育有1.8萬頭生豬的大型養殖場。每年,養殖場對獸用疫苗的需求量很大。
上一年8月,養殖場司理趙先生打聽到南漳能夠買到相對廉價的獸用口蹄疫打針疫苗,便前往檢查。趙 先生了解到,之前
內蒙古某生物
公司出產的口蹄疫苗,每瓶
報價為500元。而從南漳同行手中采購的同品牌同類型疫苗,每瓶能廉價75元,為425元。“這么 一算,能為養殖場節約不少開銷。”同年8月26日,趙先生與
武漢的
藥品出售商黎某見了面。黎某稱:“假如要得多,
報價最低能降到400元一瓶。”“疫苗價 這么低,會不會有疑問?”警惕的趙先生說出自個的想法后,黎某通知他,他們出售的絕對是
內蒙古某生物
公司出產的正品口蹄疫打針疫苗,只不過進貨路徑不一 樣,致使有差價。
為了消除趙先生的疑慮,黎某供給了委托書、合同、賬號、發票。隨即,趙先生向黎某訂貨了250瓶疫苗,并支付了10萬余元的費用。
半個月后,趙先生訂貨的獸用疫苗到貨。但是,當他翻開包裝后,卻發現這批貨品與本來訂貨的貨品不相同。不僅外包裝有差異,并且包裝還沒有防水功用,瓶蓋也截然不同。更值得置疑的是,這批獸用疫苗底子沒有防偽標識。
感受狀況不對,趙先生當即讓工作人員停用這批疫苗,并與
內蒙古這家生物
公司取得聯系。生物
公司專門派出技能專家前來判定后證實,這是冒充該
公司的疫苗商品。隨即,趙先生攜有關材料到
襄陽市
公安局報案。
層層易手加價身價竟翻10倍
接警后,民警趕到襄北養殖場庫房,當場將250瓶冒充的獸用口蹄疫疫苗進行查封。
上一年10月15日,黎某被警方捕獲。黎某告知,自個的上家是
廣東人林某。上一年6月,他們相識于
廣州的一場種豬拍賣會上。林某向他推銷
內蒙古某生物
公司出產的另一種口蹄疫疫苗,每瓶
報價僅250元。林某稱,這種疫苗與市道上的高價疫苗包裝瓶相同,因 為
報價廉價些,所以很熱銷。考慮到贏利可觀,黎某便經常向林某采購賤價疫苗,再充任高價疫苗賣出。
但是,林某并不是直接的出售商,他還有一個上家叫謝某,這批廉價的疫苗,都是他以每瓶180元的
報價買來的。經他一易手,到了黎某手中,每瓶賺取差價70元。
因為銷路好,其間,黎某曾請求林某向其供給有關委托書和發票,林某找到謝某。謝某花了1000元錢,找
安徽一家動物藥業
公司采購了發票、供貨合同、出庫單等手續。
謝某也有一個上家,是在
廣州開生物技能
公司的女子王某(另案處理)。王某賣給謝某的疫苗為每瓶80元錢,而她從上家許某處進貨,每瓶只需50元。
許某是
江蘇徐州人,長時間從事
藥品出售。他看到
內蒙古某生物
公司出產的口蹄疫疫苗很熱銷,就想弄 點貨出來倒手掙錢。但是,操作中,“精明”的他發現市道上有許多該
公司出產的快要過期的疫苗,
報價極為廉價。包裝瓶卻與另一種高價疫苗相同,許某動起了歪 腦筋。為了掙錢,他賤價收購快要過期的疫苗,將上面的標簽撕掉,再仿制高價疫苗的標簽和說明書,貼上去以次充好對外出售。
令他意外的是,次品疫苗通過層層易手加價,到了養殖戶手中,身價竟番了10倍。
利益黑鏈被切斷涉案人員均獲刑
案子偵破中,警方還查實,許某的下家除了王某,還有
山東人盧某。許某將疫苗包裝好后,以每瓶 40-42元的
報價,向盧某出售。盧某又把疫苗賣給
河南鄭州人方某,每瓶
報價48元。方某其實是
廣東人林某的另一位上家,他賣給林某疫苗,每瓶要價80 元。一起,方某還以每瓶200至250元的
報價,直接將疫苗賣給了一些養殖戶。
黎某歸案后,警方依據他的供述,順藤摸瓜,對林某等人施行抓捕。待林某、謝某、方某、盧某相繼落網后,今年3月,許某畢竟扛不住被警方網上通緝的壓力,主意向
公安機關投案。
至此,這一產銷冒充疫苗的黑色利益鏈被完全切斷,涉案人員悉數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