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
墻體廣告 提到“普洱”,曾令人聯想的是普洱茶的高銳香氣和濃醇滋味,今天,再提“普洱”,兩個字的背后是全年空氣質量100%優良的天然氧吧,是紅河、瀾滄江、怒江的必經之地,是越南、老撾、緬甸三國接壤邊境,更是總人口中61%少數民族的特色文化。
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中國
一汽和如新中國贊助的“2016中國新發現”全媒體大型采訪系列活動走進
云南最大的州市——轄一區九縣、人口達260萬的普洱市,發現茶與咖啡相遇的浪漫故事,探索北回歸線上雙胞胎井的奇妙現象,找尋中國、老撾七號界碑處勐康口岸的記憶。
醇香普洱:當茶葉遇見咖啡
“左手咖啡,右手茶,讓我們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這句話出自普洱市茶葉和咖啡產業局副局長張天梅。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為茶葉和咖啡成立政府工作局的城市,普洱將“世界茶源”和“中國咖啡之都”兩塊招牌都擦地锃亮。
普洱境內有距今3540萬年寬葉木蘭化石、距今2700年的世界野生茶樹王、1700年的過渡型古茶樹、18.2萬畝栽培型古茶園,以及159.66萬畝的生態茶園,被稱為“五世同堂”。
就當下茶文化的傳承與工業化的結合,
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團總經理賈黎暉認為,文化做不足,茶就是無源之水,沒有工業化,就無法走出去。
賈黎暉介紹:“1800年前先民濮人的耕種被稱為農業普洱,到了文化普洱時期,普洱茶為人所知。”
“如今是科技普洱的時代,制茶工藝和健康功效需要用標準化的體系進行規范。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普洱,走向國際。”
憑仗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普洱咖啡的種植已有150年歷史,中國產咖啡90%出自
云南,而普洱咖啡產量占
云南總量的70%,主要出口美洲、歐洲、亞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人熟知的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咖啡品牌長期入駐普洱,設立工作站采購咖啡。用張天梅的話說,“他們只舍得拿普洱咖啡當藥引子”。
然而,缺乏咖啡自主品牌仍是普洱所要面對的問題,宣傳普洱咖啡特色、加強市場營銷、壯大龍頭企業,普洱茶咖局一直在路上。
傳奇普洱:一口盛產雙胞胎的井
每年的5月1日是普洱市墨江國際雙胞胎節,來自俄羅斯、美國、印度等世界各地的雙胞齊聚墨江,這個約有1200對雙胞胎的小縣城流傳著許多美麗的故事。
據普洱旅游發展協會副主任錢勤介紹,有人說短暫來訪墨江喝了井水的外地人也能懷雙胞胎,有人說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內出現罕見成年野生雙胞胎水鹿,甚至有人說這里雙黃蛋的概率都高于尋常。
或因聯珠鎮河西村的雙胞井,或因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或因當地人酷愛含葉酸紫米,又或因當地奇特遺傳基因。無論如何,雙胞胎文化為普洱旅游產業帶來了春天。
從普洱市寧洱縣城南下,行車16公里就可以來到那柯里——居住著6個民族、66戶人家的茶馬古道驛站村。當年馬幫留下的馬鞍、飲水槽、洗馬臺仍能令人感受到這里曾經的繁榮和喧鬧。
“趕馬的小阿哥,阿妹來等著,阿哥你要快快來,妹妹把情話說……”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宣傳部長傅礌走在石板街上,唱起了《馬幫情歌》,爽朗的他也成為普洱民族文化旅游名片上生動的一筆。
邊境普洱:時間費用均除以六
勐康口岸位于普洱市江城縣中老七號界碑處,是中老之間繼磨憨口岸之后第二個國家一類口岸,也是
昆明通往老撾及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曾經企業出口茶葉和咖啡,需要首先在普洱向普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報檢,而后需要通過代理報關報檢
公司,在出口口岸向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再次報檢,此外還需向出境口岸海關申報,以100萬元貨值計算,全部報關費用需要約6000元/票。
如今,思茅海關推動“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政策,企業可電話聯系貨代
公司、物流
公司,實現電子信息申報,100萬元貨值報關只需1000元/票即可辦理裝船離境。
思茅海關副科長王曾硯說:“原先兩個星期的報關程序,現在縮短為3天。費用減少、時間縮短,企業人員也不需要親自出差辦理報關手續,如此全面提升了普洱口岸通關便利化。”
據海關統計,2016年1月至9月,勐康口岸進出口貨運量9.33萬噸,同比增長14.1%;進出口貨值2082.82萬美元,增長68.7%;監管進出境運輸工具21030輛,增長96.7%;征收稅款942.89萬元,增長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