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墻體廣告 10月31日,由文化部、
陜西省政府一起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在
陜西西安滿意閉幕。本屆藝術節內容豐厚、精彩紛呈,集中反映了中國文藝開展的 最新效果,除了評選發生文華獎獲獎著作外,還有10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取得“文華扮演獎”。值得一提的是,
甘肅省話劇院院長、“二度梅”得主朱衡憑仗在話 劇《天下第一橋》的精深扮演喜捧“文華扮演獎”,在10位獲獎藝術家中位居第四。
取得第十五屆“文華扮演獎”的藝術家分別為:國家一級藝人賈文龍、國家一級藝人吳鳳花、國家一級藝人惠敏莉、國家一級藝人朱衡、國家一級藝人李軍梅、國家一級藝人李小雄、國家一級藝人華雯、國家一級藝人王陽娟、歌劇扮演藝術家迪里拜爾和國家一級藝人王啟敏。
國家一級藝人、
甘肅省話劇院院長朱衡原為戲曲藝人,后轉為話劇藝人,首要著作有京劇《南天柱》,話劇《天下第一橋》、《
蘭州老街》、《
蘭州人 家》等,先后取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異扮演獎、中國話劇“金獅獎”、中心戲曲學院第三屆學院獎等獎項。此番在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神木分會場的舞臺上,已近 花甲之年的朱衡攜話劇大戲《天下第一橋》粉墨登場,劇中他有很多的走場、對白、叩拜、哭戲,很容易耗盡膂力,但他仍然以精深的演技,將“彭英甲”形象淋漓盡 致地展如今觀眾面前,尤其是扮演結尾三聲嘹亮的磕頭聲,更讓觀眾為之動容。專家共同評估,朱衡在話劇《天下第一橋》中成功刻畫了用畢生精力、歷經艱難險阻 營建黃河大橋的清朝官員彭英甲這一人物,他刻畫的人物形象豐厚、有血有肉,巧妙地把傳統戲曲方法有機運用到人物中去,扮演樸素、穩健,富于生活化。“這次 文華獎評選是中心文藝評獎變革后的初次評獎,文化部修訂完善了評獎方法,大幅緊縮獎項數量,進步著作含金量。這種評獎機制將鼓勵藝術工作者去尋求新的藝術 頂峰,從這個視點講獲獎的意義重大。”朱衡在承受記者采訪時表明,“從我個人來講,我喜愛戲、喜愛舞臺,文華扮演獎是我藝術尋求的最高方針,正是這種執著 讓我取得了這個朝思暮想的獎項,更主要的是,在全國的平臺上檢驗了
甘肅話劇的創造水平。這個獎項也是對
甘肅藝術工作者的鼓勵,期望它可以變成
甘肅話劇從頭 起步的轉折點,我也將守住
甘肅的話劇陣地,在藝術扮演上攀爬新的頂峰。”
據悉,“文華扮演獎”是中國政府建立的舞臺扮演藝術最高獎,每四年評選一次,每屆評選十名藝人。通過本屆文華獎評委會嚴厲仔細評選,朱衡以排名第四的成績當選,再次展現了
甘肅話劇扮演藝術家的實力,顯示了
甘肅戲曲創造扮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