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從2005年9月起,源口鎮金盆八一完全小學由“單一辦理”轉變為“全程效勞”,由“走讀制”轉變為“寄宿制”。校園相繼設置了“生活老師”、“勤工儉 學老師”、“心理輔導老師”等獨具特色的老師崗位,為周邊
鄉村許許多多的留守孩童撐出了一片藍色的天空,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關心和保護。
借著義 務教學均衡展開的契機,金盆八一完小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譚高蛟校長及歷屆校領導和整體老師的盡力下,校園由本來300人的村級小學,變成如今1000 余人寄宿制校園;輻射規模由本來5個村擴大為到四個城鎮30多個村,先后取得
黃石市“園林式綠色校園”、
黃石市"群眾滿足校園"、省市縣“留守孩童演示服 務站”等多項榮譽。
該校擬定了學生一月一次本質檢測,老師一月一次教學慣例查看,形成了比學習、講貢獻、賽質量的杰出局勢。在改進教學條件 上,校園著力創造“四化”工程:對教學樓修理改造,全部仿瓷
粉刷一遍;一切寄宿學生一人一床,一人一柜;新建了幼兒園游樂場并增加了充氣城堡、旋轉木馬、 碰碰車等玩具;配備了價值10萬余元的“愿望書屋”及“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科學室、圖書閱覽室等功能室均投入使用。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校園在關懷留守孩童方面所支付的點點盡力和滴滴愛心:
為了讓留守孩童可以定心學習,留守孩童的家長在外定心作業,校園給每一個留守學生在心理上給予關懷,生活上給予照顧,學習上給予輔導和協助,讓每個留守 學生感受到師生聯絡、同學聯絡的對等與真摯,為留守學生營建一種“家庭式”的對等、民主、調和的學習空氣。每期對留守學生展開“五自”教學,培育他們“自 覺、自理、自律、自強、自傲”的能力,并對留守學生展開“五個一”活動:請求他們“改正一個缺陷,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滿足答卷,為校園添一份光榮,做一名 合格小學生”。而關于家長則提出“五個一”請求:每周一個電話,每月一次視頻,每月與班主任聯絡一次,每學期與科任老師聯絡一次,每年最少回家一次。安排 留守學生在校園包餃子、看電影、開晚會、過生日等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節日的快樂。展開“春游”、“秋游”、“學雷鋒”、“運動會”、“文藝匯演”、“書畫 展”、“爸爸、母親你定心”講演班會等活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