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經濟新常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黨中央用辯證思維對經濟大勢作出前瞻判斷,因勢而謀,順勢而為,科學駕馭,引領中國經濟開始一場深刻的變革。
2015年以來,
黃石全市上下深入貫徹中央及省委部署,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始終以改革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發展環境為抓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黃石統籌推進各項改革,積極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有效破解了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取得了明顯成效,創造了
黃石特色。
精準施策,改善供給側
作為老工業基地,
黃石依靠資源稟賦,將“鋼鐵搖籃”、“水泥之都”的光環攬入懷中,一躍成為
湖北經濟增速最快、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然而,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產能過剩趨勢漸顯,環境承載能力達到或接近上限,
黃石資源條件已經難以支撐持續的粗放式高增長。
問題倒逼改革,闖關破解難題。
今年3月15日,在2016年
黃石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擴大)會議上,市委書記周先旺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為
黃石進一步正確把握宏觀經濟政策、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破除以往的思維定勢、速度期待和路徑依賴,針對制約
黃石發展的系列突出問題,
黃石從改善供給體系發力,旨在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質量和效益的可持續增長,以創新為引領,打出了以堅決“關”、大力“轉”、徹底“治”、加速“調”、“五水共治”等為主要內容的轉型升級組合拳,由表及里、驅痛去癥,強身健體,對
黃石經濟結構進行系統性改造,同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為
黃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中長期經濟發展問題打下了基礎。
主動調量,汰劣擴優
掄大錘、開氧割機,拆解全部停產設備……
3日,
黃石中宏鋼鐵
公司車間內,生產負責人王家杯帶領工人忙個不停。
王家杯是
公司資歷最老的員工,眼前的設備都是他當年親手帶著工人安裝調試的。“如今親手拆除,萬般滋味涌上心頭,不舍是自然的。但響應國家政策,加快轉型發展,才是長久之計。”
按照計劃,中宏鋼鐵今年需要淘汰落后產能36萬噸。“與其苦苦支撐,不如早日轉型。”中宏董事長林建華如是說。
“割肉”的不只是中宏鋼鐵一家。10月中旬,
湖北省新鑫鋼鐵集團
公司(大冶市新冶特鋼有限責任
公司)順利拆除2座220立方米煉鐵高爐,退出煉鐵產能60萬噸。
去產能,表面上是在做“減法”,從長遠看卻是在做“加法”。只有將相對低端的產能去掉,才會為高端產能騰出資源要素空間。
“2016年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96萬噸、化解過剩產能73萬噸,2016年底前實現全域無生產煤礦……”這份清單是
黃石2016年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而在“十二五”期間,
黃石已經化解了鋼鐵產能628萬噸,優化煤炭消耗量262.15萬噸。
“作為資源型城市,
黃石的傳統產業大多與資源有關,多年累積的結構性矛盾和轉型發展壓力成為
黃石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面臨的問題。”市經信委主任張煥明說。
積極調控去庫存。棚改新政實施以來,
黃石城區銷售的9000余套商品房中,有近4000套被棚改戶買走,市區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源基本上售罄,有效地為
房地產“去庫存”。從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目前
黃石城區實際庫存106萬平方米,平均每月銷售約10萬平方米,庫存消化周期10.6個月,在合理區間之內。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驅動下,
黃石經濟發展動能轉換步伐加快,新動力新支撐不斷增強。
今年前三季度,
黃石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1—9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77.99億元,增長6.2%;工業增加值347.65億元,增長8.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0.05億元,同比增長10.5%;完成外貿進出口133.3億元,其中完成出口82.5億元,增長6%,總量位居全省第四……
創新引領,加速補短板
今年10月17日7時30分,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沖上蒼穹,執行交會對接任務。
在火箭某關鍵部位上,新冶鋼的某型重點鋼材得以運用。
“走‘專、精、特’道路,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精,人精我特。”新冶鋼產品研究院院長張志成說。
張志成的驕傲和自信,來自于創新的支撐。改制后的新冶鋼沒有立即建新除舊,而是立足現有基礎,高起點技術改造,激活并提升現有存量的潛力和檔次,做精做強。
2015年,新冶鋼月均實現新產品銷售超過3萬噸,并以212萬噸的鋼材銷量,實現凈利潤3.5億元,在行業中名列前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新對發展的引領作用,著眼于全局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今年出臺的《
黃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大力推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打造區域性創新創業中心。”
積蓄的創新動力開始逐漸釋放。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102.84億元,同比增長11.6%。食品飲料、紡織服裝行業及電子信息產業等行業的迅速升溫,激活了
黃石工業發展“一池春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出的是
黃石新一輪發展的新動能,推動
黃石提升經濟發展質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昂揚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