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墻體廣告 走進
郴州日報社新媒體基地主編陳鵬的單位,辦公桌上一盆新鮮盎然的綠蘿,葉片油亮,分外顯眼。
陳鵬笑著說:“上班時間常常用電腦閱讀信息、審讀稿件,一坐即是幾個小時。昂首見綠,一來可養眼提神;二來綠蘿適應性強,遇水能活,被稱為‘生命之花’。我喜愛它堅強的生命力,一向處于向上狀況。”
年9月,23歲的陳鵬大學畢業后,分配到
郴州日報社。16年來,他扎根新聞事務的深壤里,縱情吸吮養料。由一株新聞大觀園中的“小苗”,逐步茁壯成長。
嚴把言論關,上好第一課
“黨媒姓黨。這是每一個黨媒新聞作業者有必要堅守的底線。不允許一點點迷糊和不堅定。”在承受記者采訪時,陳鵬坦言,講政治、講全局、講職責,是黨媒記者必修的“第一課”。
年8月至今,陳鵬一向作業在二審修改崗位。天天審稿時,如履薄冰。尤其是一些網上投稿,常常隱藏“地雷”。2015年5月15日,一則“
郴州市南塔公園摩天輪失事,多人被摔死”的假信息在
郴州微信圈內傳達開來。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如果是真的,媒體應當快速報導,及時提示廣大市民進步安全意識,有關部分要加強安全隱患排查,避免相似悲慘劇不再發作。如果是條假新聞,黨媒發了,就會耳食之言,危害黨媒的公信力。為了弄清事實,陳鵬立刻打電話給在南塔公園作業的通訊員,才知道這是條假新聞。
在新媒體基地采編作業會上,陳鵬曾說:“有的年青搭檔會嫌我煩瑣、煩瑣,像個‘政治教師’。但我仍然要講。這是對本職作業的擔任,也是對年青搭檔的關愛。”
提高策劃力,發明名品牌
走上二審修改崗位后。陳鵬思考更多的是怎么環繞黨委、政府作業全局和百姓注重的熱門難點設置議題,側重從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用等出產日子領域找出策劃點,做好民生新聞策劃。這是陳鵬與搭檔們堅持的作業方法。
年9月,陳鵬牽頭組合三人承擔了以創立文明城市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家鄉》專刊的采編作業。為宣揚創立文明城市而設立定時出書的專刊,這在其時全省地市級黨報中不多見。2012年2月的《好意青年朱軍偉》系列報導,是陳鵬及搭檔在新聞策劃上深有成就感的一次團隊協作。該系列報導,得到時任市委書記向力力的認可,并作出重要批示,請求
公安部分在全市人員集合區展開反扒作業。“書記的注重,讓我們的小伙伴們勁頭更足了。”陳鵬回憶說,其時,社領導親身安置后續宣揚報導作業。隨后,整體編采人員發動讀者寫稿,接連半個月刊發有關拔刀相助的大討論,在全市營建爭當文明
郴州人的良好氛圍。
年8月6日,
郴州日報創始辦報新歷史——規劃制造封面。陳鵬帶著視覺新聞部成員在封面的規劃制造上,進行模塊化、重點化、靈活化的有利探究。通過一年多的實習,逐步形成“疏朗、大氣、高雅、簡約”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