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墻體廣告:12月7日黃昏,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辛店村村監委會主任曲建慈,在辦公室內整理第四季度“明白紙”數據。村里新到賬的5000元獎金將經過這張紙告知全村父老。
我國廣闊鄉村,人們普遍熟習的鄉村基層黨政機構是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被稱為“村兩委”。但在河南省三門峽市,44萬農戶所熟知的還有一個“第三委”——村務監視委員會(以下簡稱村監委會)。
村監委會委員由村民直選產生,并已完成與村委會同期換屆選舉,且與村委會平級。
依據三門峽市規則,村監委會對村組事務有參與權、倡議權、表決權、審核權等多項權利。特別是在村務活動中,監委會有權列席兩委會議,有權對不契合規則的村委會決議提出廢止倡議,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
此外,村監委會還有權對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以為不合格的村干部提出罷免倡議,并召集村民代表大會停止表決。
《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理解到,三門峽市對鄉村“第三委”的探究,還曾取得中央紀委肯定,由該市制造報送的反映三門峽鄉村地域村監委會建立開展的電視宣教片,被中央紀委主辦的《黨風廉政建立》遠程教育欄目選中并播出。
2013年年底,民政部相關部門展開調研,以求進一步加快村務監視委員會建立。
一份“明白紙”忙壞村監委會主任
從2013年4月起,河南省三門峽市紀委在全市推行“村務公開通白紙”發放工作。
和中國廣闊鄉村普遍運用黑板報停止村務公開的方式不同,三門峽市的這份“明白紙”,按季度制造,不只要公開村內黨務、政務,還要更全面地公開最受村民關注的財務收支信息:且必需按期發放到全市44萬農戶手中。
由于“明白紙”要在每個季度后一個月的15日之前發放,固然目前還只是12月中旬,但三門峽各村都曾經開端為第四季度“明白紙”的制造停止準備了。
2013年12月7日黃昏,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辛店村村務監視委員會(以下簡稱村監委會)辦公室內,村監委會主任曲建慈正在為一項村民從上季度“明白紙”上翻出的“舊賬”繁忙著。
原來,今年8月底,辛店村被評為全省示范基層黨校并獲獎勵5000元。“明白紙”上曾記載下這筆獎金,可在財務收支公開欄上卻沒有見到這筆錢。
仔細的村民趙守康發現了這一問題,向村監委會主任曲建慈停止反映。
爾后曲建慈屢次向上級部門訊問這筆錢何時能發,直到今年11月獎金才到賬。
“我得把這個狀況寫下來,如今曾經開端準備第四季度的‘明白紙’了,得把這個內容寫上去,讓大家都曉得,這5000塊錢到賬了。”曲建慈說。
曲建慈之所以在周末還在為“明白紙”繁忙,就是由于其村監委會主任的身份。依據三門峽市紀委規則,村委會依據本村狀況提出“明白紙”公開的詳細內容后,必需要經村監委會檢查補充和完善,然后才干上報到鄉鎮紀委審核、發放。
監視存“缺陷”催生村里“第三委”
記者也留意到,固然在三門峽多地鄉村發放的“明白紙”格式略有不同,但大多都有“村三委”人員的分工及聯絡方式。
而在我國廣闊鄉村,人們普遍熟習的鄉村基層黨政機構是村黨支部和村委會,被稱為“村兩委”。
這個“第三委”,正是曲建慈任職的村監委會。而作為村級民主監視機構,在三門峽市,村監委會被村民們俗稱為“村紀委”,其已被以為是當地鄉村的“第三套班子”。
記者理解到,河南是最早推行村監委會這一鄉村基層民主監視機制的幾個省份之一,這源于三門峽市澠池縣的勝利試點。
三門峽市紀委鄉村黨風室主任李曉義承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引見,之所以選擇在澠池縣停止試點成立村監委會,和當時鄉村經濟開展疾速、個別鄉村少數黨員干部不廉行為時有發作有關。
實踐上,在這之前,當地鄉村也有監視機制。在試點村監委會之前,當地鄉村已設有村務公開監視小組、民主理財小組和村紀檢小組,但由于三個小組職能穿插,人員分散,監視的制度化、標準化程度不高。
“當時村里監視組織成員大多數沒有穩定的經濟待遇,根本上屬于盡義務性質,因而也無法保證監視的經常性和耐久性,更不可能把監視浸透到干部權利日常行使的過程中。”李曉義主任向法晚記者引見,由于監視體制和機制上的這些缺陷,使監視質量遭到嚴重影響,為理解決這一難題,三門峽市紀委最終決議在澠池縣展開村監委會的試點工作。、
試點村監委會委員不搞“任命制”
2005年4月,澠池縣開端在當時的西陽鄉(現已與另一鄉兼并為仰韶鎮)等4個鄉率先試點成立村務監視委員會。
其中,現澠池縣仰韶鎮賀滹沱村就是最早試點村監委會的村子之一。
往常曾經63歲的賀滹沱村村民賀建民,是當年第一屆村監委會委員,且已連續3屆中選該村監委會成員。
據賀建民引見,2005年4月,該村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選舉第一屆村監委會成員,需求選出村監委會主任以及兩名委員共計3名成員。
“當時全村總共有30名村民代表,全都來了,由于沒有候選人,大家就選本人以為合適擔任村監委會成員的人。”賀建民回想,當時大家的投票集中在包括他在內的3人身上,而且都過了半數,最終這3人成為第一屆村監委會委員,而他自己因票數第二成為那一屆村監委會委員。
賀建民引見,當時規則,那一屆村監委會成員既不能是村兩委成員,也不能是其直系親屬。依據規則,村監委會在村黨支部指導下展開工作。
澠池縣紀委鄉村黨風室主任王貴濤引見,這種產生辦法,改動了過去村務監視人員由“村兩委”任命的情況,完成了人與事的相對獨立,這絕對是鄉村基層民主監視機制上的一大創新。
與村委會同期換屆掌財務審核權
賀建民通知記者,當年第一屆村監委會成立后,被賦予了在他看來很高的監視權,其中最中心的,就是對村里財務的審核把關。
賀建民引見,當時村里的財務開支,必需經由村監委會審核。“那時分我們村曾經有觸及征地補償的事情,村里資金活動十分大,我們有時分審核的資金超越幾十萬是經常的事兒。”
記者理解到,在當時的4個鄉試點獲得效果后,村監委會監視機制很快就在澠池全縣一切鄉鎮推開。
而在試點勝利的根底上,2006年9月,三門峽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推行鄉村基層民主監視體制變革的意見》,在全市啟動鄉村基層民主監視體制變革工作。
至2006年年底,三門峽全市各村普遍選舉成立了村監委會。
隨后的2008年9月則顯得更為關鍵,在這一年該市的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三門峽市肯定把村監委會換屆選舉與村委會換屆選舉一并布置部署、一并組織推進,在全市完成村監委會與村委會平級、同期換屆選舉。
這一年,有4000多人經過選舉進入全市各村監委會,其中,就包括澠池縣賀滹沱村第一屆村監委會委員賀建民。由于票數最多且過半數,賀建民中選為該村第二屆村監委會主任。而這一屆村監委會,被賦予了更明白的職權。
賀建民引見,2008年選舉時,他們村監委會成員的產生方法和第一屆一樣。由于第一屆村監委會主任的兒子王延峰在同年停止的該村村委會換屆選舉中中選為村委會副主任,其父直接在村監委會選舉中棄權。
依據三門峽市規則,村監委會被明白是在村黨支部的指導下展開村務監視工作。其監視的重點主要包括:所在村黨的道路、方針、政策貫徹執行狀況,村級財務管理和村務公開狀況以及嚴重事項、重要決策、大額度資金運用、公益事業項目建立和集體土地、荒山、灘涂承發包狀況等。
效果明顯基層干部違法違紀少七成
記者從澠池縣紀委理解到,經過理論,近些年村監委會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方一些村監委會存在工作隨意性強、監視無處下手、作用發揮不好、檔案材料不健全等現象。
為了從基本上處理這些問題,最早試點村監委會監視機制的澠池縣今年又推出了新的舉措。
澠池縣紀委鄉村黨風室今年統一編制了村務監視委員會工作臺賬,印發至全縣236個行政村,每村一份。臺賬涵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視、民主評議等村級嚴重事項的全過程。
在三門峽多位縣、市紀委有關處室擔任人看來,探究并完善村監委會監視形式,可謂效果明顯。
澠池縣紀委提供應法晚記者的數據顯現,2010年以來,該縣村監委會審核鄉村資金高達3.6億元,拒付不標準資金84.8萬元,拒付不標準票據22800余張,對820余項村務嚴重事項停止監視,化解大眾矛盾糾葛6400余起,涉農信訪案件逐年降落。
三門峽市紀委提供的數據則顯現,2013年以來,三門峽全市各行政村監委會共審核糾正不標準票據4.5萬余張,拒付不合理開支260余萬元,鄉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同比減少70%以上。
村監委會人選 可由村民聯名推薦
從2010年起,在三門峽市探究勝利的根底上,河南在全省開端推行村監委制度。
三門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吳云在2010年時任河南省紀委鄉村黨風室主任。在擔任這一職務期間,他曾對村監委委員選舉資歷公開表示,河南省有關文件規則,村監委委員候選人應當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則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堅持準繩,公允正派,大眾信任,熟習村情,熱心公眾事業。委員候選人由村民代表大會或村黨組織提名,也可由村民自薦或聯名引薦。
此外,和此前三門峽出臺的文件相似,河南省出臺的文件同樣明白了村務監視委員會與村民委員會同期同屆,并與村“兩委”干部一同承受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的民主評議。換一句話說,當村委會主任三年任期屆滿,同級村監委會也一同換屆。
2011年,賀滹沱村迎來了新一屆村監委會的換屆選舉。依據上述方法,該村當年召開的黨員會議上,推出了包括賀向輝在內的兩名主任候選人,最終經由鄉鎮黨委等部門研討決議,擬將賀向輝作為主任候選人。
在隨后的村民代表會議上,賀向輝票數取得經過,正式成為當年的村監委會主任候選人。
隨后,該村舉行近700人的村民大會,選舉村監委會主任及委員。
賀向輝回想,當時第一輪投票過后,他得票最多,也有村民選了另外一個人,但兩人的得票數均未過半。在第二輪村民投票選舉中,根據得票最高者勝選的規則,賀向輝最終勝出。
在這一屆村監委會選舉中,曾經連續兩屆擔任村監委會委員的賀建民在第一輪選舉時就勝利中選這一屆村監委會委員。
履職相對獨立有權倡議罷免村干部
在對村子嚴重事項特別是財務停止審核時,村監委會實行集體審核機制。固然身為村監委會主任,但賀向輝在審核村里財務時只要簽字權,卻無蓋章權。
原來,該村監委會的印章,被布置由身為委員的賀建民保管。在對村里財務停止審核時,要村監委會成員集體審核經過才干簽字蓋章,這樣就防止了主任一人說了算,避免呈現“人情章”的狀況。
賀向輝回想,給他印象最深的一次監視工作,是在今年春節時。
為了豐厚村民的文化生活,該村每年都會請戲班在春節期間到村里搭臺唱戲。今年春節時,有戲班找到村委會主任,希望可以攬下到村里演出的“生意”。“當時村委會主任可能也沒多想,就口頭容許了。”賀向輝回想,春節期間,這個戲班果真來到村里,但在演出前被賀向輝所在的村監委會攔下了。
賀向輝通知記者,當時他問了戲班,一場戲要數千元錢,這是村里擔負不了的。“我們直接就去找了村主任,主任也供認,當時是口頭容許,沒想到對方會‘獅子大啟齒’。” 賀向輝通知記者,他當時直接和戲班交涉,要么走人,要么依照村里原來的破費規范演出,對方同意“降價”,賀向輝所在的村監委會才最終審核經過。
“固然這是件小事,但足以闡明我們對村里財務開支的監視,是相對獨立的。”賀向輝說。
實踐上,在三門峽市,村監委會不是只要村財務審核權,記者從三門峽市紀委得悉,為確保村監委會可以代表大眾實行監視職責,三門峽市明白規則村監委會對村組事務有參與權、倡議權、表決權、審核權等權利。
特別是在村務活動中,村監委會有權列席兩委會議;有權對不契合規則的村委決議提出廢止倡議,對基層干部不廉、不公、不民主以至違法違紀的行為提處置倡議,交村民代表大會表決。
此外,村監委會還有權對三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以為不合格的村干部提出罷免倡議,并召集村民代表大會停止表決,有權對不合理開支提出意見倡議并催促糾正。
村監委會形式曾獲中紀委肯定
實踐上,村監委會監視機制,最早是在2004年浙江武義一個鄉村呈現,2005年,河南等少數省份的局部中央開端依據本身狀況對這一機制停止探究創新。
三門峽市的這一探究,也取得了河南省、中央部委的高度肯定。
早在2008年4月,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立司有關擔任人就曾到三門峽調研,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0年12月,由該市制造報送的反映三門峽鄉村地域村監委會建立開展的電視宣教片被中央紀委有關部門選中,在中央紀委電教中心遠程教育欄目《黨風廉政》中播出,供紀檢系統學習參考。
據理解,這部宣教片名為《民主監視遍崤函》,由三門峽市紀委牽頭制造完成,上報給河南省紀委電教中心后,被河南省紀委選中報送中央紀委電教中心,最終被中央紀委有關部門選中,在遠程教育欄目中播出。河南省紀委主要指導還曾作出指示,請求省內各級紀委宣教室組織收看學習。
在河南等省份推行獲得勝利的根底上,村監委會形式也被官方開端在全國推進。
2010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表決經過修正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初次提出村應當樹立村務監視委員會或者其他方式的監視機構,擔任村民民主理財,監視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
12部委發文 推進村務監視機制
2012 年11月5日,民政部官方網站發布由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民政部等12部委結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增強村級民主監視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加快樹立村務監視委員會,并提出,村應當樹立村務監視委員會或者其他方式的村務監視機構,擔任村民民主理財,監視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
這份意見還提出,村務監視機構成員應安分守己、操行良好、公允正派,具有較高的大眾聲威。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具有被推選為村務監視機構成員的資歷。鼓舞群團組織擔任人、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經過民主推選兼任村務監視機構成員。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近親屬、村會計(村報賬員)、村文書不得擔任村務監視機構成員。
這份意見還強調,到2020年,完成村級民主監視制度完善、監視方式豐厚、民主評議有效、經濟義務審計標準的目的,實在保證農民大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視權。
實踐上,近3年來,我國不少省份已開端推進村監委會監視機制建立。據記者理解,指導各地加快樹立健全村務監視委員會等方式的村務監視機構,在今年年初已被寫入全國村務公開諧和小組2013年工作要點。
就在2013年年底,為落實國務院指導同志指示肉體,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立司有關擔任人還帶隊赴中央特地對村務監視委員會建立工作停止調研,以求進一步加快村務監視委員會建立,從而促進城鄉基層民主建立工作獲得更多實效。
專家觀念應確保村監委會“獨立性”
關于目前我國鄉村基層民主建立過程中加快推進村務監視機構建立的問題,國度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該院研討員馬寶成教授承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村務監視委員會的呈現,是鄉村基層民主建立開展的必然結果。
馬寶成教授表示,從過去30多年鄉村基層民主建立看,我們做得更多的,是在選舉這一塊。但民主選舉不是民主的全部,選舉僅僅是民主的必要前提,監視才是民主的要義所在,開展基層民主必需推進民主監視。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占陽教授也以為,若村民選舉游離于權利監視之外,很容易成為滋生糜爛的制度循環。因而,增強村民自治建立,需求經過嚴厲的制度設計來限制村委指導的權利。
王占陽教授表示,在西方一些國度,權利制衡普通是經過議會制來完成。在中國,就鄉村基層民主建立自身而言,應依據中國本身國情動身來探究合適中國的道路,其中村務監視委員會制度就是一項意義嚴重的探究。
如何更好發揮村監委會的作用,馬寶成說,應實在保證村務監視委員會的獨立性,村務監視委員會成員應該是由村民大會選舉產生,此外,必需抓住村務公開這個重點,無真正的公開則無真正的監視。“第三就是必需要堅持不兼任‘兩委會’成員準繩,由于‘異體監視’更為有效。”馬寶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