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墻體廣告 立冬后,氣候轉涼,空氣質量下降,口罩變成很多市民出行的必需品。本月起,中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規范正式施行。市消委提示消費者,選購時不只要看履行規范,也要關注防護等級,并根據臉型挑選不一樣號碼。
現在市場上口罩標示最多的規范是GB2626-2006、GB19083-2010、YY0469-2011,第一個歸于勞動防護類商品規范,后兩個歸于醫用防護商品規范,運用環境不一樣、防護的首要目標也不一樣。11月1日,中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規范——GB/T32610-2016《平時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正式施行。
新的規范提出了兩大詳細目標,一是對細顆粒物(PM2.5)的防護性,二是人體佩帶的安全性,此外還統籌了人體佩帶的舒適性。國標請求,消費者依照規范挑選適合的防護口罩佩帶后,吸入的空氣質量指數有必要到達良以上。因為孩童身體特征差異性較大,該規范清晰表示“不適用于孩童用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范根據空氣質量不一樣,將口罩的防護等級由低到高分為四級:D級、C級、B級、A級,以習慣中度及以下(PM2.5濃度≤150μg/m3)、重度及以下(PM2.5濃度≤250μg/m3)、嚴峻及以下(PM2.5濃度≤350μg/m3)、PM2.5濃度到達500μg/m3等不一樣等級的污染。跟著防護作用等級的提高,口罩的呼吸阻力會相應添加,舒適度也隨之下降。消費者要聯系空氣情況和呼吸舒適度,挑選合適的口罩。
此外,市消委還提示消費者,挑選正規渠道采購口罩,采購時要注意每個包裝單元是不是有查驗合格證,商品的標識內容是不是全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