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墻體廣告 近期,“留念赤軍長征成功80周年集郵巡展”在我市校園、
公司和機關單位連續展出。這是一批集郵愛好者自覺舉行的郵展,他們拿出收藏的赤色郵品共享給更多的人來觀賞,然后鼓勵更多的人學習歷史、感受真善美、宏揚我國夢。
一枚郵票、一張明信片,這些小小的郵品,通過精心修改后,構成一個個主題,或敘述長征之路,或敘述巨人的生平事跡,或敘述人民解放軍的發展進程。
本年74歲的韓文奎,是鐵路體系的一名老員工,對部隊有著深沉的豪情,30多年來一向熱心集郵。2009年,韓文奎得知學徒張樂要騎自行車沿著當年赤軍長征的道路走一遍,便交給學徒一疊明信片,讓他完結一個榮耀的使命:通過長征沿線的城鎮或城市時,在明信片上蓋上本地的郵戳,然后寄回
襄陽。“上了年歲了,不能和他們一同去,但我想讓這些明信片替我走一下長征路。”韓文奎表明。通過兩個多月的時刻,張樂從
江西瑞金騎行到了
延安,韓文奎隔三差五就會收到蓋有本地郵戳的明信片。
“在這55張明信片上,看著郵戳上那些了解的地名,我常常會想,現在的好日子真來得不容易,要愛惜。”韓文奎說,為了給自個投遞明信片,張樂每到一個當地,先找郵局,有時候住的當地在偏僻的小山村,還得跑很遠去投遞,要是沒有持之以恒的精力是完結不了的。
在鐵路部門工作的劉傳松,受一些集郵兄弟的影響,走上了專業集郵路。在郵展中,他供給的很多郵品受到了市民的重視。“我大哥其時在西藏從戎,通訊都是靠寫信,信封上一些好體裁的郵票,我就搜集起來了。”劉傳松說。
精巧的郵票、精巧的圖案、精心的規劃,讓市民和學生們大開眼界,增加了對集郵常識的了解,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