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墻體廣告“公車私用的少了,用公款送賀卡、送月餅的現象少了,奢侈浪費少了,勤儉節約多了,社會風氣好轉了。”11月22日,老河口友誼路社區居民劉先生對這幾年的變化感到欣慰。
不少人曾擔憂:糾“四風”不會是“一陣風”吧?對此,全市紀檢監察機關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予以回應:抓作風不是一陣風,而是四季風;不是毛毛雨,而是暴風驟雨。
十八大以來,市委、市紀委堅決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勇于揭短亮丑,敢于動真碰硬,努力從細節抓起,點滴之間改作風,步步為營抓落實,堅定不移查處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使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了實處,“四風”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
緊盯節點 持之以恒
“四風”問題積習甚深,徹底糾正必須踩著不變的步伐,緊盯節點,從小事小節抓起,持之以恒、馳而不息。十八大以來,我市紀檢機關堅持從黨員干部“小事”“小處”“小官”“小節”“小錯”抓起、嚴起。
2014年10月,襄州區發改局一名負責人赴
武漢出差,超標準報銷車費37元被紀委問責,并被黨內警告處分。
舉一反三,一場財經紀律大排查行動在全市展開。全市共糾正處理坐收坐支、虛列支出、白條入賬等問題627個;當年,全市“三公”經費同比下降約31%。
積小勝為大勝。從“一紙公文”抓起,提升機關效能;從一組數據抓起,層層壓實工作責任;從一次打盹抓起,嚴厲整飭會風會紀;從“一次停車”抓起,解決公車私用;從“一次承諾”抓起,強化全員落實意識……
一場場行動破除陳規陋習,推動轉作風、抓落實。“現在領導下來看不到迎來送往講排場。”有群眾感嘆,“干部為民務實增多了,空架子少了。”一名
鄉鎮干部家屬說:“過去丈夫一晚上要吃喝幾頓,吃壞了身體。現在應酬少了,在家時間多了,家里更溫馨了。”
各級紀檢機關圍繞節點持續發力。“五一”前夕,市紀委網站開通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欄,點名道姓通報曝光;端午節前夕,引導干部群眾對公款購買、贈送粽子等節禮的不正之風進行監督……
每逢中秋、春節等節假日,組織檢查組重點對公車私用、公款購買節禮、濫發津補貼、同城吃請、黨員干部帶彩娛樂等問題開展監督檢查,查處問題1338件,處理1393人,處分1194人。
同時,出臺《作風建設常態化監督檢查暫行辦法》,構建了黨組織、紀檢監察機關、職能部門、新聞媒體“四位一體”的監督責任體系。
高檔賓館、酒店生意下降、包房冷清,高檔禮品回收點門可羅雀……冷的是“畸形”消費,熱的是百姓之心。
從嚴執紀 強力震懾
“不到半個小時就在市政務服務中心辦完所有手續,窗口工作人員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還多次謝絕了我請他們吃飯的邀請。”近日,來
襄陽投資的
廣東客商高興地告訴記者。
“過去辦事要送禮、請吃飯。現在不搞這些,辦起事來卻更順暢了。”不少基層干部也感受到負擔減輕了,“現在來調研和檢查工作的干部,事情辦完就走了,不給基層增加負擔。”
群眾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的事。作風的大轉變,源于紀檢機關越往后執紀越嚴,重拳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形成了有力震懾。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截至今年6月,全市開展各項暗訪督察活動1000多次,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57個,處理人數1419人,其中黨政紀處分1220人。
棗陽市農業生產資料
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王某某安排本單位會計購買8000元購物卡,以“辦公用品”名義報銷并分送有關人員,受到黨內警告處分;樊城區牛首鎮王坡村黨支部副書記程某某為其孫子操辦“生日宴”,收取非親屬禮金900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各級紀檢機關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市紀委在全省率先制作《說案明紀》電視專題片,將違規違紀行為晾曬于陽光之下,起到了警示震懾作用。“過去黨員干部受紀委處分只是文件通報到單位,現在打開
手機就能看見,人人都曉得了。”有網友感嘆。
執紀“拍蠅”要讓群眾有獲得感。我市深入開展“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在行動”專項活動,圍繞民政優撫、良種補貼、新農合補助等涉農資金,排查違規違紀問題線索3300多件。
5年來,我市先后舉辦“市民問政”37場,問政問題347個,解決問題318個,問責117人;對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不力、為官不為的情況開展專項督察,調查處理11人,通報批評37人。
抓鐵有痕成效顯。從文風到會風、從餐桌到會場,人們普遍感到,“四風”頑癥被滌蕩,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試水科技 精準亮劍
近日,記者走進谷城縣城關鎮謝家營村,村務公開欄上惠農資金補貼的享受對象、發放金額、發放時間一目了然。村民說:“現在村里啥子都公示公開!”
不久前,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田某某因伙同他人套取國家退耕還林錢糧補助資金26700元,被縣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如何防止低保金虛報冒領?怎么堵塞惠民政策落地漏洞?今年,我市運用科技手段,開展大數據監督檢查惠民政策落實情況,讓貪腐無處藏身。
我市整合組織、
公安、財政、民政等相關部門力量,把社會關注度高的
農村低保、危房改造等8個方面惠民資金發放情況作為源數據,由軟件進行自動比對。截至10月10日,全市通過大數據軟件共比對出問題總數22.6萬條,查實問題線索28046條。
打板子,讓違紀付出代價。宜城市小河鎮張嘴村黨支部委員、農經站長朱某某以妻子的名義冒領農業補貼5612.4元,被黨內警告處分;棗陽市南城辦事處舒廟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某某領取危房改造補助資金3000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截至10月10日,全市共問責處理黨員干部2898人,其中組織處理2357人,黨政紀處分527人,移交司法1人,正立案調查14人,使惠民政策真正落實到基層。
整改清退,讓群眾信服。各地“邊核查邊整改、邊問責邊建章立制”,建立強制公示制,將
農村低保、危房改造、種糧補貼、退耕還林等享受對象、發放金額、發放時間實行強制公示,要求必須在村務公開欄、群眾聚集地公示一周以上,未經公示的各類補貼一律無效。
截至10月10日,全市已追繳、退交資金1610.27萬元,其中三類重點人員退交1398.83萬元。
“抓作風建設,一定要讓群眾有獲得感。”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宋飛說,“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貴在堅持,也難在堅持,只要群眾有期待,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就以‘釘釘子’的精神抓下去,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