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粉刷墻體廣告 11月11日上午10時30分,中紀委發布消息,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吳天君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今年5月,吳天君剛剛從
河南省委常委、
鄭州市委書記任上調任省政法委書記。從2012年2月起,吳天君一直擔任
鄭州市委書記。
吳天君主政
鄭州的4年多里,
鄭州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遷改造。共啟動拆遷村莊627個,動遷175.65萬人。因其強勢的執政風格,
鄭州市民給吳天君起了個綽號“一指沒”。吳天君落馬后,甚至有
鄭州市民掛橫幅、放鞭炮,照片和視頻通過微信傳播開來。
去年6月13日至8月11日,吳天君在公開報道中消失了59天。據《財經》此前報道,吳天君曾被紀檢部門問話,之后到北京做手術,后返回
鄭州工作。
相關知情人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已有10余人因涉及吳天君案被控制,正在配合或者接受調查。
鄭州和諧
汽車董事長馮長革與
新鄉靖業集團董事長張靖兩人于今年5、6月份先后被帶走,知情人稱,此二人涉吳天君案。
新鄉國際飯店“轉讓”余波未了
吳天君1957年生于
河南濮陽,其仕途從未離開
河南,從
安陽地區基層農業技術員干起,先后擔任內黃縣長、內黃縣委書記,
安陽市副市長、
安陽市委秘書長等職務。
2000年1月,吳天君擔任
新鄉市委副書記,2001年12月,任市長。2006年2月,任
新鄉市委書記、市長。
至2011年5月,吳天君共在
新鄉任職11年4個月。
在吳天君落馬之前,
新鄉靖業集團董事長張靖被帶走的消息已經傳開。
新鄉靖業集團內部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張靖于今年6月初被帶走調查。
2003年,靖業
公司從
新鄉市政府收購了國有企業
新鄉國際飯店,之后連續被飯店的退休員工舉報,認為收購
價格太低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近6000萬元。
新鄉國際飯店的前身由
新鄉市友誼賓館、
新鄉豫北賓館合并而成,合并前兩個賓館均為市委、市政府的接待單位,是市直機關的下屬部門,單位性質為國有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
工商信息顯示,
新鄉國際飯店有限
公司于2003年12月19日注冊,注冊資本5000萬元,其唯一的股東是
新鄉市靖業
房地產開發有限
公司,而股權變更信息中,沒有
新鄉市政府注資的記錄。
新京報記者從退休員工處獲得了
新鄉市政府與靖業
公司簽訂的《
新鄉國際飯店國有資產產權出讓、受讓合同》。
合同顯示,出讓方為
新鄉市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為市長吳天君。受讓方為
新鄉市靖業
房地產開發有限
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靖。
合同稱,
新鄉市人民政府為改善
新鄉市整體接待水平,提高接待能力,經研究決定對
新鄉國際飯店的國有資產產權實施出讓,并以接受外力的方式進行改制重組,以邀請招標的方式選擇有實力的投資合作者。
合同顯示,根據
新鄉恒業會計事務所有限責任
公司的評估,國際飯店資產總額為14327.7萬元,總負債6932.6萬元,凈資產7395.1萬元,其中含土地使用權74.9畝,每畝119萬元。
最終,按照
新鄉市政府所定土地優惠
價格40萬元/畝計算,74.9畝土地使用權價值為2996萬元。國際飯店總資產為8412.3萬元,減去負債6932.6萬元,凈資產總和為1479.7萬元。
合同第四條顯示,出讓方承諾給予優惠,按1400萬元收取出讓金。
靖業集團內部人士稱,當時有5家企業競拍
新鄉國際飯店,起拍價為300萬元,靖業
公司的出價最高,為1400萬元,因此得以收購飯店。但是,靖業集團并未向新京報記者提供相關的競拍材料。
鄭州市某會計師事務所趙姓負責人長期從事國有企業資產評估,他告訴新京報記者,從合同上看,按照評估報告,每畝土地119萬元是當時的土地使用權價值,40萬元每畝的成交價,明顯低于市場
價格,可以從該合同看出,國有資產流失5900多萬元。
對于
新鄉市政府以邀請招標的方式轉讓飯店,北京德潤律師事務所劉家輝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
新鄉國際飯店作為國有企業,應該以公開招標轉讓,邀請招標是不可以的。
新京報記者向時任
新鄉市政府經辦人員詢問相關事宜,被拒絕。
11月27日晚,新京報記者通過電話與張靖本人取得聯系。
張靖表示,他因涉及吳天君案被帶走協助調查,現調查結束剛剛回到
鄭州家中。
張靖稱,相關部門詳細調查了
新鄉國際飯店轉讓一事,“他們把所有的手續都調了。”但當記者問及轉讓的細節,張靖拒絕回應。
鄭州市一名接觸省政府官員的人士透露,今年5月被帶走調查的
鄭州和諧
汽車董事長馮長革,也涉吳天君案。
馮被紀檢部門帶走調查的消息,新京報記者在多名官方人士處獲得證實。
鄭州和諧
汽車控股有限
公司2013年赴港上市。其董事長馮長革曾在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2002年,他離開法院系統成立律師事務所,后又涉足多個品牌的頂級豪車銷售代理和高爾夫、
房地產等行業。
一位與馮長革有過接觸的地產商告訴新京報記者,馮長革組織相關豪車俱樂部,結識了不少名流。
2014年,馮長革在
鄭州的金沙湖高爾夫觀邸項目被媒體曝光,涉嫌未批先建。
近日,
河南和諧置業有限
公司表示,該
公司董事長馮長革失聯至今未歸。
“新
農村建設”被全省推廣
從2006年3月到2011年5月,吳天君擔任
新鄉市委書記。據2006年5月29日
河南日報報道,上任之后兩個月,吳天君就“擂響新
農村建設的戰鼓”。
吳天君在接受
河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
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在他看來,這對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機遇。
在公開報道中,吳天君對三農問題頗有研究,2009年,吳天君出了一本名為《耕地保護新論》的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河南省一位退休廳級官員張華(化名)曾讀過這本書,他總結了吳天君的觀點:讓農民們搬進
現代化社區,住上“小洋樓”,并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們提供就業崗位,讓更多的農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農民搬離原來的村莊后對土地進行復耕,以此節約耕地,換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達到占補平衡——這被吳天君稱為“新
農村建設”。
一位
新鄉媒體人說,2009年,吳天君開始在全市推行新
農村建設。
2009年,吳天君邀請了一批
河南省的專家來
新鄉調研。張華也參與了調研,張華認為,吳天君此舉是希望能夠得到省里的支持。
張華告訴新京報記者,吳天君專門抽出一天時間接待他,陪他吃了兩頓飯,態度恭敬,完全沒有領導的架子。
張華說,他明白吳天君是希望他能在省委領導面前多說說新
農村建設的好話。
但在張華看來,吳天君的想法太脫離實際了。
張華認為,并不是所有農民都愿意住進高樓,且新社區若要發展非農產業,除非城市郊區、本來就有成熟行業的地區可行,一般的
農村社區因規模小、需求小而難以形成產業。
“我至少3次在公開的會議上給吳天君提出了意見:‘不要在全省推廣,你在位的時候,大家都說好,等你走了,這就是后遺癥,會很嚴重。’”
但張華的勸阻沒有被重視,吳天君的想法獲得了
河南省相關領導的充分肯定,被認為是其在城鎮化建設方面的創新之舉。
隨即,全省開始推廣新
農村建設,
新鄉也作為改革試點,在之后的幾年里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
中央“一號文件”不提倡拆并村莊
2010年,吳天君為
新鄉市設計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規劃:
新鄉將全市3571個建制村規劃為1050個新型
農村社區。
新鄉市“十二五”規劃實施的5年里,要先建成369個新社區,全部建成后,可節約一半土地約26萬畝。
但張華認為,這個計劃沒有實施的可能性:“若以吳天君當初設計的每個村5000人來算,1050個新
農村社區就有525萬人,2010年
新鄉市總人口才570萬,市區人口120多萬,難道要城里的百姓回到
農村去住?”
“據我調查,目前對于搞
農村社區,積極擁護的占三分之一,這類人主要是準備蓋房子的;另外三分之一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處于觀望狀態;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堅決反對,這類人主要是剛蓋好房子的,或者貧困沒錢的。”
在張華看來,新社區建好了,老村拆不掉,不僅沒節約耕地,反而還占用了耕地。“
河南搞新型
農村社區,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進行復耕。但是現在看來,即便是建立了新社區,現在復耕依然很難,因為農民的宅基地原來一般都打了地基,有的地方修建了柏油馬路,復耕代價太大。”
事實上,新
農村建設在實施過程中,的確遇到了問題。《瞭望》新聞周刊曾于2009年報道,
新鄉下轄封丘縣的新李莊村因上級要求建設新型
農村社區,村干部占用了村里的200畝耕地,賣給地產商搞開發,引起村民不滿,與村干部發生爭執,導致一死兩傷的悲劇。
文章援引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的話說:新型
農村社區建設本身是件好事,但由于封丘屬國家級貧困縣,財政拿不出更多的錢對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進行補貼,又想完成上面下達的任務,所以才選擇了和開發商合作建設。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因為報道的影響力,國務院相關領導做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派人調查,糾正當地的錯誤做法。
2011年11月10日,國務院專門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規范
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會議特別提出,要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規模和范圍,堅決防止違背農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樓等現象。
2013年2月1日,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規定,
農村居民點遷建和村莊撤并,必須尊重農民意愿,經村民會議同意。“不提倡、不鼓勵在城鎮規劃區外拆并村莊、建設大規模的農民集中居住區,不得強制農民搬遷和上樓居住。”
據《東方早報》報道,上述的文件內容主要是針對
河南說的。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
新鄉官方已不再提新
農村建設,吳天君大力推進的農民上樓運動逐漸偃旗息鼓。
“領導手一指,我們馬上扒”
2011年5月,吳天君履新省會
鄭州,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在張華看來,吳天君的升遷,是因為省里主要領導對新
農村建設的充分肯定。
5個月后,吳天君進入省委常委班子。2011年12月,吳天君接任
河南省政法委書記。
2012年2月,吳天君第二次到任
鄭州,任市委書記,正式為這個城市的主政者。
知情者說,吳天君延續了之前在
新鄉的城鎮化思維,甫一到任,提出的施政綱領,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
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以網格化為載體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建設”,是為推動
鄭州發展的“三大主體”工作。
其中,最為重要的政績,也受到最大爭議的就是依托城中村改造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根據官方的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間,
鄭州市四個開發區、六個城市區及縣城、產業集聚區、組團新區規劃區范圍內,共啟動拆遷村莊627個,動遷175.65萬人,
鄭州全域范圍內保持著每年拆遷100多個村的進度。其中,中心城區(圍合區域內和航空港區107國道以西)的476個村莊,已完成拆遷改造城中村383個,占總數的八成。
這無疑是
鄭州建城史上規模最大的拆遷運動。
如今的
鄭州市,四環以內,常常會見到一種反差的情景:一邊是剛建好的新樓盤,另一邊是一批正在建設的高樓,中間夾著沒拆完的城中村,人去樓空,鋼筋從倒塌了一半的墻上伸出來。
對于吳天君主導的這場拆遷改造行動,
鄭州民眾對其毀譽不一。
支持者認為,吳天君主政
鄭州的4年多時間里,
鄭州仿佛從一個大村莊變身成為一個大都市,高效地解決了城中村過去多年給
鄭州帶來的隱患,新建的馬路、地鐵與高架打通了城市的脈絡,拉大了城市的框架,這是領導魄力的一種表現。
而反對者則從事例出發印證觀點。他們認為,吳天君任下的政府罔顧城中村百姓的利益,強拆事件頻發,相關案例不勝枚舉。在其主政其間,400多家報亭被拆除,22個曾花費2000多萬建造、只使用了5年的快速公交BRT站臺也被拆除。
知情者說,在官場上,吳天君對待同級或上級官員,態度較為謙和,但對待下屬,看似不發脾氣,卻很懂得說話的技巧。據新京報記者了解,一位基層官員給吳天君匯報工作時,講了些拆遷上的難處,希望能放緩拆遷的速度。吳天君回復說:“還有啥困難沒?我工作比較忙,你找組織部部長談這個事情吧。”
《南方周末》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
鄭州下轄的一些縣財政緊張,沒錢拆遷補償,當時吳天君提出要求:限期拆完,拆不完、沒錢拆的不要干這個縣委書記了,有錢想干的很多。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3年11月26日,
鄭州市中原區西流湖街道辦事處小京水村高增根、王純、郭電杰等幾戶居民的房屋被強制拆除。強拆者稱:凡不接受“先拆遷,后補償”的,都是這個下場,直到有人受傷入院,強拆才停止。
報道稱,被拆遷居民多次向區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查閱有關規劃、拆遷的相關文件,但始終沒有見到兩級政府出具任何相關合法文件。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宋某某說:“我也沒見過拆遷許可證明,但有紅頭文件。就因為某領導從這路過,手一指,‘下次來,這一塊不能再看見啊’,我們就要馬上扒。”
這位“某領導”即吳天君。
律師稱政府違法改變土地性質
北京律師朱孝頂曾代理了多起
鄭州拆遷案件,他也研究了吳天君治下
鄭州拆遷的模式。
朱孝頂介紹,2013年、2014年期間,
鄭州大量存在區縣政府以政府文件成立“拆遷指揮部”、人大、政協、公檢法官員都被政府任命為指揮部成員的現象。
朱孝頂向新京報記者出示了一份2014年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文件,主題為《關于調整
鄭州管城回族區十里鋪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揮部人員的通知》。該通知顯示,管城回族區政法委副書記、區人民法院副院長、二里崗
公安分局局長等都是指揮部成員。
朱孝頂介紹,除此之外,金水區政府、惠濟區政府、二七區政府、中原區政府、上街區政府都成立了包含人大、政協、公、檢、法領導參加的拆遷指揮部。
朱孝頂說,2004年
湖南“嘉禾事件”之后,時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曹建明宣布“各級人民法院不得參與拆遷”;近年來
公安部也三令五申“
公安人員不得參與征地拆遷等非警務活動”。
朱孝頂認為,
鄭州的做法,是與上述要求背道而馳的。
此外,朱孝頂還提出
鄭州拆遷模式中其他違法問題。
朱孝頂說,他曾協助一位被強拆的市民蘇花娣向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申請公開“冉屯村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的批準文件及其法律依據”的政府信息。
2015年2月5日,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以政府信息公開答復的形式確認:“
鄭州市中原區中原鄉冉屯村民委員會于2008年辦理了城中村確權登記手續。其主要程序為:冉屯村申請、中原區政府審核,經市政府批準后登記發證。其主要依據為《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朱孝頂認為,城中村的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只有經過國務院或者省一級政府批準進行征收后,才能轉為國有土地,進行商業開發。因此
鄭州市政府沒有權力直接把集體土地登記成國有土地,這一行為違反了《憲法》、《物權法》和《土地管理法》,性質非常惡劣。
朱孝頂認為,
鄭州直接由市政府批準將集體土地變更為國有土地的做法,僭越了國務院和省政府的法定專屬批準征收權力,違憲的同時也顛覆了中國土地征收根本制度,相關人員已涉嫌犯罪。
“回頭看”后落馬的“首虎”
11月2日,吳天君以
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身份赴鞏義市
公安局調研指導工作,這是他最后一次在媒體公開露面。
河南省第十屆委員會11月4日選舉產生了新一屆
河南省委常委。7天后,未能進入省委常委名單的吳天君宣告“落馬”。吳天君是中共十八大后
河南省“落馬”的第三名省部級官員,同時也是今年中央對
河南巡視“回頭看”后落馬的“首虎”。
2014年9月22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2016年1月16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
河南省委常委、
洛陽市委書記陳雪楓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中央第十一巡視組今年10月在向
河南省委反饋巡視“回頭看”情況時曾指出,巡視組發現和干部群眾反映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黨的領導弱化,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充分,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不到位,省委政治意識需進一步增強。選人用人問題反映集中,存在“帶病提拔”、說情打招呼的問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不力,黨員領導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監督不到位,有的單位“一把手”腐敗問題突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時有發生。
新京報記者付珊實習生趙明
河南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