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
墻體廣告 在
云南寧洱縣城里,有一塊民族團結誓詞碑,它被稱為新中國以來“民族團結第一碑”。今天,這塊矗立有60余年的留念碑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維護單位。挺拔的留念碑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普洱市波濤壯闊的歷史畫卷。
1950年9月,43名各民族中的頭人和工作人員共赴北京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的國慶觀禮,并遭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度指導人的親切接見。各族代表回到普洱,舉行剽牛盟誓立碑典禮,立下了“一心一德,團結到底”的誓詞,樹立起“民族團結誓詞碑”。
記者近日到訪了普洱市,看見了民族團結誓詞碑下,一顆綠色明珠正在中國西部冉冉升起。
波濤壯闊的歷史
1400多年前,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以馬幫的方式,將
云南的普洱茶帶進了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國,又將這些中央的特產帶回國內,開拓了一條民間國際商貿通道,被后人稱之為“茶馬古道”。由于這條古道,帶來了歷史上中國西南對外開放的輝煌。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的城市普洱也因這條古道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普洱境內寓居著哈尼、拉祜、傣、瓦、瑤、基諾、布朗等25個少數民族。其中多個民族長期處于原始社會形態,不只貧窮落后,經濟、文化差別招致抵觸頻發。
1950年,民族誓詞碑立成,也成為普洱上千年歷史的轉機點。在這之后的六十年里,它見證著普洱發作天翻地覆的變化。
有這樣一組數據:2015年普洱市城鎮化率為38.9%、適齡兒童入學率99.77%、森林掩蓋率近70%、三次產業構造為27.8:34.9:37.3、全年人均消費總值19789元。
新美
墻體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