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江
墻體廣告 深冬永修,生機勃發。從工業園區到湖東新城,隨處可見搶抓贛江新區歷史性機遇,砥礪奮進所帶來的豐盈成果。今年1至10月,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9.0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69.68億元,總量全市第三;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44.7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4.57億元。作為贛江新區四大核心組團之一的永修縣,全面打響工業和城建攻堅戰,駛入打造
現代化產業新城快車道。
●強勢推工業 增強發展主導力
工業強,則經濟強。該縣把招引項目視為頭號工程,圍繞有機硅、高端裝備、新型電子和孵化器“3+1”產業,依托有機硅產業聯盟,強化與中國石化聯合會、中國氟硅協會合作,發揮星火有機硅
公司招商作用,吸引更多有機硅上下游產業配套項目落戶,促進有機硅產業集群發展。借助贛江新區“金字招牌”,對接
南昌行業協會、工業園區,打造
南昌產業轉移“集聚地”。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成立中小企業“倒貸基金”,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建設20萬平方米孵化器項目,打造創新創業平臺,鼓勵企業技改擴能,幫中科合臣、銀河表計、白蓮鋼制品企業創建省級技術中心,“白蓮”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此外,建好一流平臺,加速馬口產業園、恒豐工業新區建設,深化與贛江新區其他組團合作,為項目落戶留足空間。
據悉,今年以來,該縣新簽約45個項目中,有機硅項目達9個,合同資金134.43億元;全縣有機硅企業97家,產業關聯度達80%以上;列入省市調度的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31個,其中,52億元眾和
化工、邁新有機硅等重點項目已開工,春光線纜、瓦尼邁阿密等重點項目順利投產,助推了打造贛江新區制造基地進程。
●強勢建城市 提升發展競爭力
隆冬時節,走進永修縣城區,只見高樓錯落有致、道路寬闊整潔、公園星羅棋布,散發出厚重的歷史感和濃郁的
現代化氣息。這是該縣強勢建城市,打造贛江新區新城的迷人鏡頭。
該縣高遠謀劃城市建設,主動對接贛江新區等重大規劃,加強與
南昌經開組團、共青組團的交通路網等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等銜接,組建湖東新區建設管委會,優化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快速建好城市,市民公園、湖東山體體育公園已全面完工,實施了一批路網改造和綠化、亮化、美
化工程,推進湖東110KV變電站、316國道縣城段改線等項目,隨著開發大道與昌九大道連接線的完工,打通了城市“東大門”。同時,精細管理城市,繼續推進創建全國和省級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省級雙擁模范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等“五城同創”,推動管理長效化、推行管理市場化、倡導管理社會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現城市衛生、文明、有序目標。今年以來,該縣投入20余億元,實施39個重點城建項目,邁出打造贛江新區中心城市矯健步履。
●強勢惠民生 匯聚發展新動能
推進工業和城建時,該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
醫療等保險覆蓋面,完善
農村五保、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體系,為孤殘兒童、孤寡老人提供優質福利服務。為緩解民生之憂,該縣加快棚戶區改造,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推進“村頭寶”等就業平臺建設,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夢想;建設湖東幼兒園、外國語湖東分校,化解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采取“山區一片果樹、沿路雞鴨羊兔、湖區魚蝦滿庫”的方式,推進產業扶貧,幫貧困村民摘掉“窮帽子”。
同時,重拳打擊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今年已幫790余人討回被拖欠的1000余萬元工資,筑牢了民生之盾。
今年以來,該縣城鎮新增就業、新增轉移
農村勞動力分別為4250人、4162人,發放小額創業貸款3億余元,扶持創業1658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14.23萬人,新農合參合人數28.87萬人,參合率99.5%,讓群眾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