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潛江
墻體廣告 昨日,國家去產能第三抽查組完成對我省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驗收。結果顯示,今年,我省壓減過剩鋼鐵產能338萬噸,淘汰落后鋼鐵產能476萬噸,關閉退出煤礦158處,化解過剩煤炭產能1011萬噸,提前兩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三年任務一年完成,說明
湖北去產能執行力度大,效果明顯?!眹页椴榻M組長鐘德超評價。
去產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鋼鐵煤炭又是去產能重中之重。今年2月,國務院給我省下達任務,2016-2018年間,需化解鋼鐵過剩產能299萬噸、煤炭過剩產能800萬噸。
“產能過剩既有政府過度干預的失誤,又有市場主體的非理性判斷?!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肖邦國分析,“政府長期在投資驅動增長模式中,對市場不當干預,如不嚴格執行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助長了鋼鐵煤炭行業的產能過剩?!?br /> “高標準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6月3日,全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升級工作會議上,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立下軍令狀。
政府堅定不移“做減法”,市場卻呈現短期“繁榮”。今年10月,鋼鐵、煤炭
價格分別比去年底上漲30%、50%。被關停的一些小鋼廠、小煤炭老板不理解:“為何不趁
價格上漲,讓我們多干幾天?”
在短暫回暖與長遠趨勢間,有人徘徊、有人躁動。交鋒時刻,中央下達4.64億元去產能獎補資金,我省籌措2.44億元配套,支持職工安置等;停止審批鋼鐵、煤礦新增產能;國土、環保、安監、質監、金融等部門聯合執法,去劣增優;在媒體公示去產能企業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能忍受黑色謝幕的陣痛,綠色才能崛起。今年9月,因礦而興的老工業基地
黃石市宣布,全市16家煤礦全部關閉退出,在
湖北率先實現全域無煤炭生產企業目標。煙囪倒下去,藍天入畫來,當月舉行的首屆
湖北省(
黃石)園博會吸引60多萬名中外游客。不遠處,
黃石港一片繁忙,滬士電子等企業生產的新型電子產品,通過長江黃金水道運向四面八方,全國第三大電子線路板產業基地正在
黃石崛起。
放眼全省,蒙華鐵路、特高壓等重點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清潔的煤電資源,將通過這些能源大通道,為
湖北源源不斷輸入新動能。
黃石煤礦全域退出意味著什么
湖北日報訊 記者 劉天縱
境內16家煤炭企業全部關閉
15日,在
黃石市西塞山區,記者順著一條人跡罕至的盤山路,來到
黃石工礦集團辦公地——袁倉煤礦。
袁倉煤礦于2014年關閉,原用于辦公和員工住宿的三層樓建筑,如今十分破舊。
“過去,集團僅
黃石地區4個煤礦在職工人接近1500人;現在,集團留守人員不到110人?!?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hbhuangshi.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黃石工礦集團有限
公司副總經理張祖華介紹,集團于2004年由
黃石礦務局改制成立,為
黃石冶金工業迅速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撐。近年來,隨著
黃石市以鐵心、鐵腕、鐵律打響化解煤炭過剩產能攻堅戰,
公司在今年完成了最后一個煤礦——株樹煤礦的關閉退出工作,成為了一家徹底不產煤的“煤礦企業”。
在“宜快不宜慢、越早越主動”的思路下,今年
黃石市16家煤炭生產企業全部關閉煤礦,共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35萬噸,實現全域無煤炭生產企業。
黃石地區的煤礦開采難度大,且瓦斯含量較高,地下水問題突出,每噸煤開采成本達300元至400元,2014年至今年上半年,一噸煤只能賣200多元,
公司經營難以為繼。“早點跳出煤炭行業,對
公司職工和
黃石市長遠發展都有好處?!睆堊嫒A說。
換跑道,轉型生態養殖
“保安、保潔,一半是煤礦出來的?!?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hbhuangshi.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黃石街頭的一句玩笑話,側面反映了
黃石部分煤炭企業職工的現狀。
煤礦下崗職工多在40歲至50歲之間,沒有其他的技術特長。有效安置職工及家屬,是
黃石去產能工作的首要任務。
黃石市政府按照“補到位、安到位、扶到位”原則,通過召開專場招聘會、發放求職補貼、免費提供轉崗就業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種方式,拓寬煤炭去產能下崗職工就業渠道。
關停民營煤企的老板也沒閑著。在陽新縣洋港礦業有限
公司的元坑垅煤礦,記者看到,被混凝土封死的礦井入口旁,企業留守職工用藤條和板材搭起圈舍搞畜禽養殖。
“目前,市政府正結合國家政策、企業實際,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引導煤炭企業向生態旅游、種植養殖等方面轉型發展?!?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hbhuangshi.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黃石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透露。
湖北能源格局變革前奏
沒有自產煤之后,能源怎么解決?
黃石市給出答案:一是利用
湖北九省通衢的立交橋優勢,進一步拓寬煤炭物流通道,構建西電東輸特高壓電網;二是調結構,發展光伏等清潔能源,引導燃煤企業實施電能替代工程,或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其他清潔能源。
據了解,
黃石市的主要電源是華電西塞山電廠和
黃石熱電廠,年均用煤超過400萬噸,而
黃石全市所有煤礦企業產能不足用量的三分之一。因此,
黃石電廠電煤以外購為主,本地煤僅為補充。
“
湖北的空中輸煤通道正在形成。”國網
湖北省電力
公司表示,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
湖北電網總投資將超過1400億元,將全面對接“兩縱一橫”(蒙西—
荊門—
長沙、張北—
武漢—
南昌、
荊門—
武漢—
蕪湖)特高壓交流、陜北—
武漢特高壓直流、渝鄂背靠背聯網工程,為
湖北接受西北煤礦坑口電站和西南水電資源創造條件。
武漢工程大學教授汪鐵林指出,用好長江黃金水道,為沿江電廠送來口糧;高鐵迅猛建設,空出了普通鐵路運能,也可用來輸送電煤,為
湖北徹底退出煤炭行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