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 一名律師負責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一名律師守著12348電話平臺接受咨詢,一名律師遠程視頻在線提供服務,一名律師“盯”著微信后臺回復咨詢留言。在
湖北省
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每天至少有4名專業律師在崗服務。
“提供法律援助,就是要運用盡可能多的手段讓更多有需求的人獲得幫助,真正便民利民。”
黃石市司法局副局長、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近日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近年來,該市著力打造全方位法律服務圈,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通過信息化手段讓更多人享受法律服務,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質量。
拿著70元錢的象征性補助,律師胡月紅每個月都自愿到
黃石法援中心的遠程視頻室待上一天——在線為群眾提供遠程法律服務。作為第五屆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胡月紅覺得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給老百姓做點實事很值。
今年4月,
黃石法律援助中心建立起
湖北首個法律援助遠程視頻服務平臺,依托現有的QQ群視頻通話技術,點對點為群眾提供服務。以QQ平臺為依托,
黃石市及其下轄大冶市、陽新縣法援中心負責建設遠程視頻服務室,安排執業3年以上的資深律師值班解答法律咨詢;
黃石城區法援中心、司法所、社區和殘聯、婦聯等各類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則負責安排專人協助群眾獲得遠程法律服務。
如今,QQ群內已有近600個賬號,基本覆蓋全市所有法律援助機構、司法所、村(社區)。老百姓只需要到當地村委會或是司法所等遠程服務聯絡點,打開視頻就能免費咨詢。
為讓優秀律師在“互聯網+法律服務”中挑大梁,
黃石市法律援助中心還建立起
湖北首個法援機構新浪官方微博和全國首個法援機構微信公眾平臺,采用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方式,付費招募社會執業律師全年全天無休解答群眾網上咨詢。
黃石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科科長陳楊說,一直以來,法律援助案件實行“指派制”,法律援助中心將案件指派到各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再統籌安排本所律師具體負責,受援人無法自主選擇。
“法律服務是免費的,并不意味著群眾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有權選擇更優質的服務。”陳楊介紹,2012年10月,
黃石市司法局出臺《
黃石市法律援助點援制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受援人可自行從法律援助志愿律師中“點名”選擇承辦人。
為進一步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讓律師們“打自己擅長的官司”,
黃石建立起專業律師庫,將擅長同類案件的律師歸類,再根據申請人需求確定案件的具體承辦人。
2015年7月,在國家有關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有關規定基礎上,
黃石市刑事法律援助律師志愿團應運而生。如今,由7家律師事務所27名社會律師以及兩名法援專職律師組成的刑事法律援助律師志愿團,成為
黃石法援服務專業律師團隊的代表。
為擴大法援覆蓋面,真正實現“應援盡援”,2014年,
黃石市司法局提請市人民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公民申請法律援助范圍補充事項的通知》,在國家和
湖北有關法律援助條例規定基礎上,將不服司法機關生效裁判、決定的申訴案件納入法律援助范圍。
黃石還放開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4類特定人群法律援助的案由限制,擴大了軍人軍屬、
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的法律援助事項,將因教育、移民、
藥品、婚姻家庭、征地拆遷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事項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