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汕頭墻體廣告 歷經一年多的準備練習,
汕頭大學海洋劃艇項目終于正式施行。昨天上午,劃艇隊一行41人從
汕頭港碼頭起程,估計將于19日到達香港。時期,20名汕大學生劃手將在兩艘R45海洋劃艇“漢娜”與“茉莉花”上接力劃行約640公里,在“延平2號”科考船上的科考組學生還會對
汕頭至香港的海龜洄游通道進行生態監測。副市長林依民、
汕頭大學副校長林丹明到會動身典禮。
動身前,領隊教師陳益純通知記者,在估計為期8天的海上日子中,劃“漢娜”號劃艇的男隊和劃“茉莉花”號劃艇的女隊劃手們將接力劃艇,從
汕頭港動身后先向北繞過南澳島,后一向朝南,中心不泊岸,沿普寧惠來縣—陸豐市—
汕尾市海豐縣—
惠州市惠東縣—
深圳市后,到達香港。在海上,同學們除了根本的劃艇外,需求閱歷從白天到黑夜連續長時間劃船的體能與毅力應戰,一起接受氣候、水流、風波、潮汐、風向等大自然的檢測,并運用導航、通訊等帆海常識與技能,是一次真實的極限應戰。
2017海洋劃艇項目是
汕頭大學遵循和推廣 “全人教學”理念又一斗膽測驗。在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
汕頭大學于2015年10月發動2017海洋劃艇項目,閱歷1年多的練習和5輪選拔,20名普通本科生鋒芒畢露,變成海洋劃艇隊劃手,分為男女兩隊各10人,從
汕頭劃艇至香港。在進行極限應戰的一起,劃手男隊和女隊還分別策劃安排維護海龜和紅樹林的公益募捐活動,海龜科考團隊則在海龜衛星追尋研討、海龜主要洄游通道生態環境監測和
大眾參加的維護才能提升三方面臨海龜生態環境現狀進行研討。19日汕大劃艇隊到達香港后還將舉辦新聞發布會,與我們共享在茫茫大海中所閱歷的故事,并于21日返回汕大。
據了解,海洋劃艇(Ocean Rowing)是一項新興的運動,劃手徒手劃槳橫穿開闊海域,除了需求很好的體能與剛強的毅力之外,還需求把握游水、劃艇、指北針、地形圖、帆海(對潮汐、水流、氣候、風向等判別)、急救等技能,具有很高的應戰性。而在本次從
汕頭劃船至香港的極限應戰之前,汕大師生已征服了香格里拉高原,登攀了希夏邦馬峰的冰川,穿越了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才智了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探索國際的止境——南極,他們以行者的姿勢,用行走的力氣,一次次應戰自身的極限,進一步感悟“樹立自我,追求無我”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