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青海海西墻體廣告 德令哈市八一路兩邊,正在進行舊城改造,在一片廢墟和圍墻的周圍立著一個用幾根老木支起的大門,頂上的大字分外奪目——德令哈福祥多民族農耕文明私家博物館。
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幾輛舊式東方紅拖拉機分外招眼。記者被一個較大的還未拼裝的水磨輪招引住了。“館主”馬福祥介紹,這個水磨是他從甘肅漳縣“淘”過來的,光是運費就花掉了9000塊錢。
馬福祥是一位酷愛保藏的回族漢子。24年前,德令哈市政府安排到外地學習調查,他看到有人將一些時代久遠的日子用品收集到自家的小院內展現,所以萌發了創建一個“自家陳列館”的想法。
跟從馬福祥進入院子,擺滿了各式老舊物件,有些稍大的耕具都被他細心地用布料蓋住,避免風吹日曬,但露在外面的木制車輪仍然展現了它們的彌足珍貴。二牛抬杠、獨輪車等各類耕具,酒缸、房屋門窗、大戶人家的平頂床等日子設備包羅萬象,營造出稠密的農耕文明氛圍。
眼前一幢三層小樓,本以為是馬福祥一家日子和寓居的場合,怎料到真實的古物寶藏展現從這兒剛剛開始。屋內擺放的各式物件讓人眼花繚亂、眼花繚亂,物件之豐厚,時代之久遠,讓人慨嘆。
“有時來觀賞的人許多,我心里十分高興,覺得這即是我保藏它們的價值。”只要來一個觀賞者,無論是什么身份,馬福祥都會帶著他免費觀賞,而且誨人不倦地介紹各種藏品的來歷、含義。
24年來,馬福祥“尋寶”的腳印抵達河南、山東、甘肅等地,也時常在本省海東地區“出沒”,更在海西區域四處穿梭,柴達木盆地的山山水水、溝溝壑壑簡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有時為了一件寵愛的“寶藏”,會接連五六次出現在一個村里,跟人反復洽談,終究獲得寶藏歸。
馬福祥的三層高樓每層大小四五間房,就連走廊里、樓梯上、窗臺上,都鱗次櫛比地擺放著各類藏品。據他介紹,博物館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大概有藏品十萬件之多,時間跨度挨近200年,觸及內容包括少數民族金屬鍛造、手工織造、農業播種、牧業養殖等,尤其是解放初期的一些農墾、軍墾遺物,變成了大家了解當時前史的活教材。藏品大多反映了各地農牧區出產日子情形,其間不乏上世紀六、七十時代的物件,擺放在二層的房間和樓道里,還有那個時代特有的縫紉機、電影放映機、織布機、纏線車、照相機、糧倉、牛皮箱等,如此多的物件讓全部三層樓顯得十分擁堵,許多藏品不得不堆積在一起,顯然數量巨大的物件現已遠遠超出了馬福祥開始的想象,擴展展廳面積變成擺在他面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下一步,我將把這很多藏品進行分類擺放,康復那個時代一幕幕出產日子的真實場景,把這兒打造成真實含義上的博物館,讓大家了解正在遠去和消失的農耕文明。”馬福祥對博物館的將來充滿信心,也期望得到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據了解,德令哈福祥多民族農耕文明私家博物館建成于2012年,是本地市民馬福祥自己出資在自家住宅地上建筑完結的,并于2015年成功注冊。它的建成敞開了我州私家建館的先河,填補了具有柴達木盆地明顯地域特色的民俗文明空白。旅行文明深度交融,讓我們在這兒找到了清晰的樣本……
新美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