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加快風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區風能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制定了“路線圖”。那么,今后我區的風能產業鏈將如何打造?就此,記者采訪了風能產業策劃小組。據介紹,接下來,我區在風能產業發展上將著重在4個方面“發功”:適度發展風力發電、大力扶持風電制造業、積極發展風電服務業、融合發展風能相關產業。
適度發展風力發電 設置準入門檻
在適度發展風力發電上,我區對開發風能資源的企業,設置了3個準入條件。一是區屬國有企業要以入股的方式參與風場資源開發運營,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二是屬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商須按0.6億元/100兆瓦的比例予以配套,投資我區風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屬陸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商須按0.8億元/100兆瓦的比例予以配套,投資我區風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屬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企業須按風場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的10%以上,在我區投資或成功引入除風力發電外的風能產業性項目。屬陸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企業須按風場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的20%以上,在我區投資或成功引入除風力發電外的風能產業性項目。
那么,為什么設置這些準入“門檻”?原來,我區發展風電產業,采取的正是“資源換產業”“資源招項目”“共同開發”的發展政策。我區的風能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受限于總體規劃、旅游規劃、生態紅線規劃等相關規劃,可開發的風電場是有限的。設置準入條件,正是要讓資源發揮更大效益,更快地帶動整個產業發展,更好地為地方發展做貢獻。
此前,我區對入股參與風場資源開發運營的持股比例并沒有做出具體規定,而在本次的實施意見中,做出了不低于20%的明確規定。通過調研和征求意見后,實施意見對開發商按比例投資我區風能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上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同時,開發我區風能資源的企業還被要求要按一定比例,投資或成功引入除風力發電外的風能產業性項目。“這樣能帶動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實現風能產業的發展壯大。”風能產業策劃小組的工作人員說。
在風力發電上,2020年前要建成大練海上風電、長江澳海上風電、青峰電場二期項目,啟動草嶼海上風電、嶼頭海上風電的前期工作。推進風能產業“十四五”規劃,研究開發遠海、深海風電項目,適度擴大海上風電產能。2025年前,建成草嶼海上風電、嶼頭海上風電、長江澳海上風電二期等項目,完成長江澳陸上風電一期等技改提升工程。
開發風能資源企業準入條件
區屬國有企業要以入股的方式參與風場資源開發運營,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屬海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商須按0.6億元/100兆瓦的比例予以配套;原則上開發企業須按風場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的10%以上屬陸上風力發電項目的,原則上開發商須按0.8億元/100兆瓦的比例予以配套;原則上開發企業須按風場開發建設項目總投資的20%以上大力扶持風電制造業 眾多紅利釋放目前,實驗區的風電產業配件制造尚處于萌芽階段。在本次實施意見中,我區鼓勵風電制造行業領軍型企業入嵐投資,對投資大于10億元,產能超過300MW/年的風電制造項目,原則上予以優先考慮配置區內風場資源。據風能產業策劃小組的工作人員介紹,實驗區鼓勵龍頭企業進駐平潭,由龍頭企業帶動,吸引企業集聚,向產業鏈高端化發展。
作為綜合實驗區,平潭本身就向風電制造企業釋放出眾多紅利。其中,對主營業務在政策規定范圍的風電企業,實驗區有予以執行減按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的優惠。不僅如此,對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風電企業進出口貨物,還可執行“一線”免保稅、“二線”退稅、選擇性征收關稅、區內貨物交易免征流轉稅等優惠政策。“選擇性征收關稅、區內貨物交易免征流轉稅,這些對風電制造企業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策劃小組工作人員說。
在風電制造業上,我區將重點引進行業領軍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加快推進通尼斯等風電制造項目建設,支持其研發、生產新型風機等產品,力爭在2017年建成一期項目,實現年產6MW風機10臺以上,年產值超5億元。有針對性地引進相關零配件制造企業,推進帕卓風力發電水冷系統基地等配套項目建設,加快形成風機研發制造、零配件生產重要基地。
積極發展風電服務業
打造區域性產業服務中心
在包括研發、咨詢、試驗、運輸、維護管理、培訓等的風能服務業上,實驗區還存在短板。而在包括風運動器材制造、研發、設計、營銷、風能科普、風民宿文化、風文化開發等的風能運動、文化服務業上,也有待培育。實驗區目前正積極對接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目前,實驗區在支持創辦研發機構、鼓勵技術創新和在平潭開展不同層次的會議、展會等方面,都已經有了扶持政策。
例如,根據實驗區的相關政策規定,先進制造企業以及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自納稅年度5年內,按其年繳納稅收的地方財政分成部分的80%予以獎勵;企業創建國家級工程研發中心的,一次性獎勵200萬元,屬省級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在未來發展上,我區將以打造區域性風電產業服務中心為目標,重點發展與風電產業相關的服務業,力爭在前期咨詢、海上施工、運維服務、工程研究、技術研發等風電服務業方面取得突破,服務于閩臺兩岸、東南沿海乃至全國海上風電行業的發展。
融合發展風能相關產業 開發旅游產品
從風力資源特點可以看出,平潭適合發展風運動項目,雖然平潭目前引進了部分國內、國際賽事,但是從比賽發展到群眾性運動還有一定的過程,需要進一步拓展,風運動產業鏈還未形成,風電場融合旅游項目有待開發。
我區接下來將積極開發與風能產業相融合的旅游產品,挖掘風文化資源,推廣風體育運動。一是深度挖掘風文化元素,收集與風相關的詩、詞、歌、賦、曲等文化作品,設立風文化、風藝術主題體驗館,開發推廣風文化、風藝術工藝品。創辦“風巡節”等系列活動,利用夏季臺風多發時機,吸引全國各地追風族,入嵐體驗臺風,推動形成感風文化。加快推進風文化博物園、海島風體驗休閑中心等項目的建設步伐。二是以打造國際風運動基地為目標,加快海上運動訓練基地建設步伐,著力推動風箏沖浪、帆船、帆板體育運動的發展。積極引進各類賽事活動,培育發展風運動服務業,力爭設立風箏沖浪國家訓練基地。三是開發風車觀光旅游產品,打造風體驗休閑、風文化傳播、風電知識科普、海上風電觀光(五彩風車田)和蜜月度假等風情旅游勝地。
加大保障扶持力度 獎補政策助力發展
在土地要素保障上,我區對重點引進的風電服務、制造、融合性項目,可按土地成本價掛牌出讓土地使用權,允許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對特別重大的產業項目,實行“一企一策”扶持政策。對符合政策規定的風電企業引進人才可直接申請認定實驗區中高層次人才,并享受相應的生活津貼、安家補助、醫療、子女教育以及住房等優惠待遇。
不僅如此,為扶持“5+2”產業發展,我區對產業獎補優惠政策作出了27條補充規定和解釋。這其中,除了1條是專門為支持風能產業發展制定的外,還有13項是“5+2”產業發展配套支持政策,在鼓勵區內企業上市融資、給予企業貸款貼息補助、支持人才培養、鼓勵總部經濟企業做大做強等6個方面進行扶持,這些政策對于風能產業同樣適用,紅利不可謂不多。
今年重點 推進4個項目
大練海上風電
總裝機300兆瓦,安裝單機容量5兆瓦風電機組60臺,并配套建設220kV升壓變電站。
長江澳海上風電
規劃裝機容量185兆瓦,擬安裝49臺單機容量為4.0兆瓦的風電機組,設置一座220kV陸上升壓站。
通尼斯風力
發電機研發生產
一期建設6MW陸上型轉型海上型風力發電機試驗機、實驗室及海上型風力發電機中試車間、生產基地、研發中心辦公室,實現年產風機10臺;二期實現年產能10MW海上型風力發電機100臺。
平潭風文化博物園
包括展示中心、技術演示中心以及管理中心三個功能區塊,總建筑面積13000㎡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