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浙江墻體廣告 昨天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表示,目前影響書法進課堂的關鍵問題是短少書法教師。
作為兩屆政協委員,蘇士澍不斷在為書法進課堂奔波呼吁。2009年,蘇士澍在全國政協大會發言,倡議增強青少年漢字書寫,爾后教育部發布通知,推進書法進課堂。2014年,他又提出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得到了大家支持。
過去的2016年,蘇士澍結合其他全國政協委員先后到福建、廣東、海南、四川、上海等20個省的60多個地、市、縣,近100所中小學就“書法進課堂”施行狀況停止了調研。在調研中,他發現“書法進課堂”的效果良莠不齊。
影響書法進課堂的緣由是什么?蘇士澍以為,還是缺教師。蘇士澍說,如今來看,今天有很多學校畢業的本科生、研討生、博士生,都是在美術或者國文里學書法,書法沒有列為一類學科,所以這些畢業的學生沒有方法到學校當教師。
針對在調研中發現的中小學校書法教育資源散布嚴重不平衡,書法教員嚴重短缺,開課率嚴重缺乏等教學瓶頸和艱難,蘇士澍發出建議,并且在建議書中呼吁:從今天開端,我們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用漢語,多動筆寫字;要投入更大的力氣增強書法教員培育,拓展電腦、互聯網等現代化教學平臺,鼎力推進“書法進課堂”的漢字書寫教育,教誨孩子們會寫字、標準寫字;倡議設立“全國漢字書寫日”,在全社會積極營造“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社會氣氛。
一字一世界,一筆一肉體。蘇士澍還在《建議》中表示,希望國人緊握漢字書寫之筆,重興漢字書寫之風,以漢字之美、漢字之興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化自信,提升國度文化軟實力,以“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巨大復興提供更強有力的肉體支撐!
記者理解到,目前曾經有超越百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到《建議》中。
節目里問觀眾,發短信是用拼音還是手寫?
500人中只要3人手寫書寫再不惹起注重,漢字可能失傳了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陳振濂
這幾天,由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發起關于“學好漢字,寫好漢字”的建議,惹起熱議。
其實,關于這個中國漢字和書法的傳承問題,陳振濂不斷在關注。簡直每年兩會,他都提相關的倡議。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萬萬不能丟。”昨天,這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這樣通知錢江晚報記者。
今年正月里,他參與了中央電視臺的《開講啦》節目。“我在節目中問觀眾,發短信是用拼音還是手寫?結果500人中只要3個小孩是手寫。”
說起當時的場景,陳振濂嘆了口吻,“假如我們的后代都用拼音來完成漢字,他們對筆畫就沒有概念,更不用談漢字肉體了。”
“你看,手機鍵盤等西方現代科技都是英文思想,不是漢字的筆畫思想。書寫再不惹起注重,漢字可能就失傳了。”陳振濂深表擔憂,“想象一下,到了我們的孩子,或我們孩子的孩子,他們還曉得什么是漢字嗎?”
有關漢字問題的兩會倡議,陳振濂已連續提了5年,他覺得目前難以落實的緣由在于習氣。上世紀50年代推行漢語拼音的時分沒有手機和電腦,只能書寫,今天時期不一樣了,手機和電腦都是拼音。環境不一樣,要與時俱進。
“我不斷在呼吁,希望惹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注重。”這次兩會,陳振濂又一次提出了相關倡議。“在中小學特別是小學初始階段,應該先學書寫,再學拼音,書寫是識,拼音是讀,通知孩子們這個字是怎樣來的,怎樣寫的,倡議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在課程設置上,堅持‘漢字為本’,多讓孩子們接觸漢字,理解漢字,熟習漢字,了解它的魅力。”
讓中國文化影響世界,民間交流十分重要
以中國國畫繪各國國花,“一帶一路”上百花齊放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浙江省特級專家 何水法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畫家何水法今年帶來兩會的提案中,有一份是關于倡議以國畫繪國花,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的。作為藝術工作者,如何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在不同的言語文化背景下,找到共通的交集點?何水法想到的仍然是本人最熟習的筆墨,但是該以何種主體呈現,是他不斷在思索的問題。
2016年5月,為留念東盟與中國樹立對話關系25周年,何水法曾精心繪制了一幅10米長卷《姹紫嫣紅》,第一次將東盟十國的國花與中國的牡丹,用傳統筆墨繪制在一同。不少大使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見用傳統中國水墨技法表現的國花,中國書畫文化的魅力,讓人贊賞。
這讓何水法不斷以來的疑問有理解答。之后,在G20杭州峰會上,他為峰會創作的20國國花畫展獻予了峰會各國嘉賓。去年底,他專程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孟加拉國停止采風交流,用中國畫描畫孟加拉國國花——睡蓮,當地初次領略中國國畫的民眾不但沒有觀賞的障礙,反而給予了很好的互動反應。
這樣的創作閱歷讓何水法覺得到,中國畫家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度,以國畫繪當地的國花,用中國畫的畫筆展示代表所在國肉體意味的國花的方式,是一個可行并且雙贏的戰略。“傳統國畫藝術的筆墨肉體,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肉體。繪畫是共通的言語,在推進‘一帶一路’建立的過程中,用中國傳統繪畫的方式,表現沿線國度的國花,是讓外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因而何水法倡議,以“一帶一路”美術工程為依托,用中國畫的方式表現“一帶一路”百國國花,將中華傳統書畫藝術的筆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度深受民眾喜歡的國花相分離,進而推進中國與沿線國度的藝術和文化交流,促進各國人民間的感情,提升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目前,在意大利和波蘭,都樹立了以何水法名字命名的藝術中心,他方案在今后的采風創作中,在更多國度樹立這樣的民間藝術交流機構。“要讓中國文化影響世界,我以為除了官方層面的交流外,民間的交流同樣重要。這無論關于‘一帶一路’的推進,還是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發揚來說,都十分有價值和意義。”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