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湖北墻體廣告 9日下午3時,在荊門福壽居老年公寓,83歲的宋繼賢和87歲的張修祥正愜意地畫著畫,筆端流轉,一朵雛菊躍然紙上。“除了衣食無憂,最讓我們舒心的是看病也無憂了。”宋繼賢說。
今年3月,宋繼賢在荊門市第一人民醫院被查出患有腎囊腫。雖花1萬多元的手術費,但經門診統籌和住院報銷、醫保卡沖抵,自己沒掏一分錢。
原來,2015年,荊門市掇刀區在全省率先試點城鄉一體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根據政策,宋繼賢可享最高比例投保、報銷。術后,她自付的2000元,直接從個人醫保賬戶扣除。
一旁的張修祥補充道:“荊門的好政策,我們外地人也享受到了。”2010年,他和老伴從天門搬至荊門養老,異地報銷一時成了“攔路虎”。由于老伴伍維凰患有嚴重類風濕,一年數次住院,但因未辦異地安置手續,需先墊付醫療費,再往返近300公里回天門報銷。
去年10月,荊門在我省率先實現跨省異地安置和異地居住退休人員費用直接結算。“現在方便多了,不用往來奔波報銷。”張修祥說。
明亮的窗戶、整潔的床單——這是72歲崔寶祥在福壽居的新家。9日17時,崔寶祥在護工的料理下吃飯、洗澡。2001年,崔寶祥中風后偏癱,去年8月入住福壽居,每月3000多元的花銷,讓他心頭難以輕松。
今年3月,一紙粉色宣傳單點亮了崔寶祥晚年生活新希望,上面條分縷析地寫著長期護理保險的政策問答。這張薄薄的紙,老人翻來覆去研究個透:“荊門被列入國家首批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政府掏錢幫失能老人請保姆,我在養老院的護理費、床位費等都由保險支付,每個月可省下1140元!”
離福壽居不遠,住在瀏河社區的失能老人盧婆婆正在家里樂享著另類便捷。
按下電視遙控開關,輕觸“養老服務”鍵,瀏河社區居委會網格管理員畢薈的身影就出現在盧婆婆家的電視屏幕上。“您好,我想量血壓。”盧婆婆說。“好的,您稍等,護理員馬上到。”在居委會“智慧瀏河”服務平臺值班的畢薈趕緊應答。很快,社區護理員就來到盧婆婆的家,量血壓、測血糖、查心率……“這是我們社區推出的一項居家養老服務。社區老人家里均配備有攝像頭等設備,老人只要打開電視,就能與社區服務平臺進行視頻通話,預定‘養老服務’。”畢薈介紹。
對于這個新嘗試,當地社保部門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一年打基礎、兩年創示范、三年廣覆蓋’,這是‘互聯網+社保’提檔升級的時間表。”
從無到有
隱形指揮棒洞開前行路
異地醫保結算、門診統籌、醫保付費方式改革、城鄉醫保整合、長期護理保險……近年來,荊門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級人社系統改革試點。
“我們這里60歲以上的老人達51.7萬人,占總人口的17.2%。做好他們的基本醫療和養老服務,打造‘湖北樣本’,既是實際之需,也是挑戰和機遇。”荊門市人社局局長李本全說。
在李本全看來,改革體系雖然龐大,改革經驗一片空白,但人本、陽光、便捷是其核心要義,也是一根隱形的指揮棒。他將之注解為“為參保人提供好的醫療服務,便利的醫療費用結算,提高其滿意度”。
在推行“長護險”新政前,荊門人社部門也有過糾結。參保人員每人每年繳費30元,會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會不會遇到阻力?“只要是利民、惠民、便民,相信會得到支持。”幾番交鋒,內部達成共識。“沒想到,推行起來不但沒有阻力,反而得到擁護。‘長護險’政策出臺后2個月內,登記參保21萬余人,籌集資金1700多萬元。”這番成績,讓李本全驚嘆。“事實證明,在這根指揮棒的牽引下,我們可以增加老百姓的獲得感。”
新美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