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湖南墻體廣告 遠望,一個個大棚連成一排猶如堡壘;走近,機器轟鳴,七八個村民正在給香菇菌棒停止“放氣”操作。
7月7日,中方縣鐵坡鎮錦溪村,村黨支部書記楊盛金指著眼前的大棚對記者說:“這就是村里的‘扶貧大棚’。”
“既能照顧家里,又能賺到勞務費,一家三口年底還能分紅。”村民劉東君樂呵呵地和記者拉起了家常。
劉東君家是村里建檔立卡貧窮戶。她和丈夫楊中龍在大棚香菇產業項目務工。從去年6月至今,夫妻倆賺了2萬元左右。
錦溪村是一個貧窮村,由原錦溪村、中心村、大莊村兼并而成,村里貧窮戶有122戶。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丁忠友2015年4月剛來村里時,發現該村是個典型的集體經濟“空殼村”。他說,村里男孩子不去外面打工的話,娶個老婆都艱難。
丁忠友和村干部進村入戶,逐戶交流,得出一個結論: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無特征產業,是限制脫貧的主要要素。
2015年,在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努力下,村里爭取到中方縣扶貧重點產業項目——大棚香菇。
“別和過去種金銀花一樣賣不進來。”村民楊中龍曾嘀咕,前些年,他和村里一些人種金銀花,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市場變化等緣由,最后血本無歸。
去年,村里采取“協作社+公司+貧窮戶”形式,建成香菇消費大棚30個。
楊盛金引見,香菇消費大棚由縣農業局運用扶貧產業資金修建,本錢是每個2萬元。建好后,產權歸村里貧窮戶一切,待他們脫貧后,再收歸為村里集體資產。
去年,貧窮戶以扶貧產業資金,入股村里的錦溪生態種養協作社,村里貧窮戶全是協作社的股東。香菇由村里拜托專業香菇種植公司——錦溪錦宏種養公司停止種植、銷售,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都是公司的,這樣處理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香菇種植用工,優先聘用貧窮人口。2014年,建檔立卡貧窮戶楊春金在香菇消費大棚里擔任開溝、上架、推車等。去年下半年以來,他和妻子獲勞務費近2萬元。
種好了香菇,長出了財富。去年,錦溪村種植的香菇供不應求,村集體年收入8萬元。至去年底,村民采菇等用工收入共計12萬元,貧窮人口每人年底還分紅300元。
今年,錦溪村“動作”更大,香菇大棚從30個擴建為80個。村里新成立了金宏種養專業協作社,122戶貧窮戶以村集體產業項目資金及香菇消費大棚入股。今年2月,完成了60萬筒菌棒接種、育種,按每棒1元的勞務費計算,村里貧窮戶可增收60余萬元。
香菇香,日子美。楊盛金通知記者,村里硬化道路從無到有,并全部裝置了路燈。今年,村里各通組公路也將全部硬化。全村今年可完成脫貧目的。
新美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