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麗江墻體廣告 7月14日,記者隨麗江本地文物管理部門在實地了解“玉龍鎖脈寺”麗江古城區級文物維護單位的維護情況時,首次發現距今800多年的麗江“大研古鎮”,古村落建筑文明活動中包含了奧秘的“玉河星系”古代美學思維?!坝窈有窍怠钡膰乐匕l現,或將變成麗江古城“考古之旅”特色旅游線路以及“村落文明”“建筑美學”研討等主要人文資本。
發現 “玉龍鎖脈寺”好像“三大巨鎖”
發現麗江古城的奧秘“玉河星系”,還得從“三大巨鎖”說起。7月14日,記者隨麗江市古城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來到坐落麗江古城玉河下游的古城區吉祥街道辦事處八河下村,該村的“玉龍鎖林寺”正處補葺尾期。
本地文管部門介紹,玉龍鎖脈寺建于何時,目前暫無考證。據記載,清光緒時,曾有補葺。寺大殿梁上有題記:“大清光緒七年(1881)黃鐘月重修”。
“玉龍鎖脈寺,在府城南門外五里許,毀于兵。光緒丁亥年鄉民重建”,《麗江府志》中這么寫到。
又有專家以為,寺地處城南1公里處的八河玉村,是古時麗江至永勝、鶴慶、大理的必由之地。麗江府衙曾在此設迎官亭,河道上有鎖脈橋。玉河從古城奔騰而來,流經八河,穿過鎖脈橋,流入寺中池塘,出寺后潺潺南去。
玉龍鎖脈橋、寺廟大殿和配殿,好似三把巨鎖,鎖住了麗江的水脈,故有“玉龍鎖脈寺”之稱。
玉河源出黑龍潭,伏藏龍脈,曲布古城,出城以后,卻筆直南下,大家視為不吉。為了非常好地藏龍脈,聚福祿,大家不只在此建筑鎖脈橋,還建了鎖脈寺,意為鎖住麗江的財脈和靈氣,使麗江愈加風調雨順,地靈人杰。本地文物專家以為,“玉龍鎖脈寺”是一個麗江頗有代表性的要點文物維護單位。
揭秘 城中7座古橋神似“玉河星系”
站在“玉龍鎖脈寺”門口,可看到一座古橋遺址,民間稱該橋為“鎖脈橋”,現場有石碑記載又叫“七星橋”,屬清代麗江古城內一座主要的石拱橋。古橋與寺門成直線,盡管記載中“流入寺中池塘”的情形已不復存在,但可見其寺與橋,橋與脈的彼此關聯非常明顯。
鎖脈橋又叫“七星橋”,橫跨玉河之上,是麗江古城中河上僅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橋,鎖住龍脈之意,非常明顯。橋長10.9米,寬4.02米,矢高2.32米,跨徑2.4米。單孔石拱橋,橋面鋪石板,但與其它石橋不一樣,石板均橫向鋪成;橋拱舒展,利于人行馬過;兩頭設有凳式石板護欄。
古城玉河自北而南,在下八河不到30米的本地,拐了兩道西向的彎,官府為了非常好地藏龍脈,聚福祿,選擇在第二道彎上,建了此橋,民間故稱其“鎖脈橋”,意在鎖住麗江的財脈和靈氣,使麗江愈加風調雨順,地靈人杰。
“鎖脈橋”為何又稱“七星橋”呢?通過本地文物管理部門的實地調研和民間造訪發現,“七星橋”共包容有麗江古城玉河水系上的7座古橋。分別是:鎖翠橋、玉龍橋、大石橋、百歲橋、萬子橋、南門橋、鎖脈橋(即“七星橋”)。這7座古橋是麗江古城內最有代表性建筑之一,且至今保留無缺。
“在7座古橋中,除鎖脈橋(即“七星橋”)是南北向以外,其它6座古橋均為東西向。而7座古橋依玉河流向天然規劃,好像世界星河,六合如一,使麗江古城水系結構和民居文明憑添奧秘與內涵。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