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南市街社區位于章貢區城東,東至海會路、西至忠節營,南至厚德路,北至大公路,轄區面積約0.3平方公里。社區成立于1950年10月,轄區有企事業單位5個、住宅樓35棟,現有居民1214戶,3752人,居民小組17個,黨小組7個,黨員36名。社區文物薈萃,歷史文化氣息濃郁,有文物維護單位文廟、慈云塔、狀元橋等,屬于歷史文化街區。其中南市街古巷、清代晚期及民國初年修建的民宅等建筑,有著深沉的文化底蘊,公開有保管完好的福壽溝,近年來,該社區經過發掘歷史文化,打造生態秀美社區。
維護,激活歷史文化街區人氣
南市街構成來源于宋代,是宋代城區斜街的南段,宋代開端有商人在此建筑獨家大院,然后明清時期不時有兵勇、商人及客家人遷移定居于此,其開展于明清時期,便把世臣坊與買菜坡的繁華延伸過來了,逐步有了街市,貫串南北,豆芽井、蕻菜塘、楊判巷、府隍廟背等幾條大街與其垂直相交,大致呈魚骨狀,各大街路面極窄,坡度較大。明清時期,這段街因漸成街市,又居于城區東南隅而得名南市街。
“可往常的南市街固然仍保存較多的歷史價值,但環境欠佳,城市根底設備落后,居民生活質量低下,難以滿足市民的需求。”章貢區贛江街道南市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曉明通知記者。2016年4月,南市街社區啟動了南市街、府隍廟背、楊判巷等老巷危舊房棚戶區改造,社區將“黨建+”棚戶區改造作為效勞的重點工作內容。在維護的前提下,社區不時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內涵發掘與旅游開展,努力激活歷史文化街區人氣。
盤繞“客家民俗文化體驗區”的規劃定位,南市街社區正以客家民俗文化為魂,傳統街巷與建筑環境為空間載體,賦予傳統與現代功用,塑造具有文化性、可辨認性、展現客家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的歷史文化街區。
近年來,南市街社區加大了歷史文化街區維護和生態環境維護力度,社區與厚德路小學、大公路二校、章貢區第四保育院等增強結對共建,學校增強學生的生態環境維護教育,從小培訓環保認識,厚德路小學區量體裁衣,從實地動身,組織學生意愿者自愿維護慈云塔、文廟、狀元橋等歷史文化古跡,引導學生不亂踩草坪,不亂砍伐樹木。社區組織廣闊居民意愿者、黨員意愿者對古榕樹、南市街等古建立停止維護,增強對轄區居民環境維護學問宣傳,倡導居民自行栽種花草樹木。
整治,共建生態宜居新型社區
“增加了停車位和健身器材,小區環境變得愈加潔凈整潔,消防通道也暢通了……”近日,說起小區這幾個月來的變化,南市街社區楊判巷19號小區業主蔡聲志滿臉喜悅。
楊判巷19號小區是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宿舍,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4棟居民樓,住著97戶人家。以前,這里沒有停車位,沒有綠化,以至連化糞池、道路、居民用水等根底設備都存在不少問題。今年2月,章貢區將該小區歸入2017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從今年4月啟動。往常,映入人們視線的是一個潔凈整潔、文化有序、平安調和的生態宜居新型小區。
今年11月,南市街社區又啟動了楊判巷、五道廟背街大街提升改造工程,其中將楊判巷作為精品街巷停止打造,經過改造對社區環境停止綠化、美化、亮化。經過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大街提升改造,使社區房前屋后劃一潔凈,配套建立停車位、電動車停車棚、路燈、公開管網等根底設備,優化美化社區相貌。居民的衛生認識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晾亂曬、亂搭亂建等現象明顯減少。
“黨建+”棚改工作,處理了居民住房難問題;“黨建+”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改善了轄區根底配套設備;“黨建+”聰慧消防工作,減少了轄區消防平安隱患……近年來,南市街社區分離肉體文化建立等工作,以創立全國文化城市、森林城市為抓手,把“想大眾所想、幫大眾所難、解大眾所憂”作為效勞目標,不時進步社區效勞新理念,進步了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效勞和自我教育、自我監視的才能。
“為把社區建立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文化堆積的文化社區,我們不時激起最基層的力氣。”劉曉明說。社區引導并成立了銀發意愿者隊、青年意愿者隊、安全建立意愿者隊、義務巡查隊、黨員意愿者隊和南市街黃金藝術團等組織。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