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高墻廣告 年過七旬本應兒孫繞膝、頤享天年,而在黔江區濯水鎮蒲花社區3組,有一對七旬夫婦卻堅持耕種土地,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幸福生活。
近日,筆者見到謝次其老人和其妻王翠碧時,他們正在山坡上栽種土豆,干活的勁頭毫不遜色于年輕人。
夫婦倆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都各立門戶了,兒子常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老倆口將種地任務扛了起來。
“兒子每月都會給我們寄生活費,加上每人每月90元的養老保險金,完全夠我倆生活開銷了。而且孩子也極力反對我們再種地,但是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舍不得放下那把鋤頭。”謝次其說。
謝次其告訴筆者,蒲花社區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種出來的玉米、紅薯和土豆不但產量高,而且玉米維生素含量以及紅薯和土豆淀粉含量都非常高。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兩位老人將以前單季種植改成現在的輪作種植,在5畝多的土地上,土豆挖了種玉米,玉米收了種紅薯……
除了種土豆、玉米和紅薯外,他們還在房前屋后的菜地里種蔬菜,主要以栽種萵筍、白菜、青菜等“大眾蔬菜”為主。每逢趕場天,妻子王翠碧就會挑上滿滿一籮筐蔬菜到市場上去出售。
謝次其停下手中的鋤頭,給筆者算了一筆賬,一年輪作種植出了效益,要收2000多斤玉米,1000多斤紅薯和1000多斤土豆,收入近5000元,加上妻子賣菜的錢,一年收入超過2萬元不成問題。
“種莊稼‘展活力’,人越活越年輕了喲。”謝次其笑呵呵地說,既鍛煉了身體,又打發了時間,還增加了收入,也算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