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湖北黃石墻體廣告 從德國首都柏林乘坐高速列車不過4個小時便到了出名遐邇的魯爾工業區——德國傳統的煤鐵工業基地,也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隨著資源干涸,煤鋼工業衰落,歷經二三十年迂回,魯爾區走出了一條重生之路,從老工業區“變身”著名的工業旅游名城。在這里,廢棄的煤礦、鋼鐵廠被改形成公園、博物館、休閑文娛場所,吸收了來自全球的旅游者。
在中國也有這么一座城,和魯爾區有諸多類似之處,也面臨過同樣的開展窘境,卻走出了本身的轉型蝶變之路。
她就是黃石,一座因礦而興,因礦而立的城市。
黃石的歷史就是一部工業開展史,殷商時期至今3000余年礦冶爐火生生不息,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漢冶萍煤鐵廠礦原址、華新水泥廠原址、大冶鐵礦東露天采礦“四大工業遺產”集中于17平方公里的區域密集呈現,在全國獨一、世界稀有。
下面就來看看這兩座城市的數據比照,探究老工業城市轉型開展的蝶變之路。背景比拼:黃石三千年爐火不滅魯爾區自古處于東西歐往來的“圣路”地帶,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是歐洲的十字路口。19世紀上半葉,魯爾區開端大范圍開采煤礦和消費鋼鐵,疾速開展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業區和最大的傳統工業區。
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有著3000年的青銅史,幾百年的鋼鐵工業史,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黃石被譽為“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土”、“服裝新市”、“勁酒之都”。區位比拼:黃石水運交通條件優魯爾區面積約4400平方公里,人口540萬,因坐落于魯爾河兩岸而得名。區內有大小河港74個,可通行1350噸的歐洲規范貨輪。這使得它雖地處內陸,卻與沿海地域同樣具有低價運費條件。區內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從德國西部通往柏林和荷蘭的高速公路均從區內經過。
黃石市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人口245萬。黃石是長江港口城市,具有國度一類水運口岸,5000噸級遠洋貨輪可終年自在進出。境內運輸門類較為齊全,構成了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綜合配套的平面交通運輸體系,是承東啟西、貫南通北之地。資源比拼:黃石礦產豐厚奉獻大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起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根底,煤炭、鋼鐵和能源工業使魯爾區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其鋼鐵產量占全國70%,煤炭產量更高達80%以上,經濟總量曾占到德國內消費總值的1/3,也為戰后德國“經濟奇觀”做出了宏大奉獻。
黃石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佳譽,境內礦產資源一度十分豐厚,建市以來累計向國度奉獻近2億噸鐵礦、80萬噸銅精礦、6000萬噸原煤、5.6億噸非金屬礦,直接上繳利稅300億元。上世紀初,這里降生了亞洲最大的鋼鐵結合企業——漢冶萍公司,到辛亥反動前夕,該公司年產鋼近7萬噸,占清政府全年鋼產量90%以上,可謂“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轉型比拼:黃石打造最美工業城從上世紀60年代開端,百年不衰的魯爾區迸發了歷時10年之久的煤業和鋼鐵危機。煤礦關閉,冶煉廠停產,大量工人失業,魯爾區墮入了低谷。
彼時,魯爾區開端停止調整工業構造與規劃,開展第三產業和優化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整治。德國人沒有采取大拆大建的行動,而是將這里大片的產業基地保管了下來。往常,穿行在魯爾區,好像行走在一個宏大的露天公園。
同樣,在進入21世紀后,中國經濟變革越發深化,黃石原有的礦業消費實力開端顯現出短板。面對全球能源市場、鋼材市場和有色金屬市場的低迷,在資源逐步干涸的背景下,礦業對經濟的拉動效果也在削弱。
近年來,黃石以五大工業遺址為中心,將剛性的礦冶文化與柔性的生態環境無縫對接,先后投入旅游項目開發建立資金54.5億元,推進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熊家仙境旅游區、黃石國度礦山公園、世界鐵城旅游綜合體、登山步道等重點項目建立,著力打造中國最美工業旅游城市。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