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新疆克拉瑪依墻體廣告 “我的房子曾經買了3年了,到如今,我還是經常接到生疏電話和短信,太煩人了。”11月11日,本報熱線接到了市民趙女士打來的求助電話。
趙女士說,3年前,她在市區尚品園小區購置了一套住房,從那以后,她就不時接到有關免費設計、低價裝修以及售賣各種建材用品的電話和短信。
“多的時分,一天能接到十幾個那種電話,有時分晚上還會收到關于房屋裝修、購置家居建材的短信。”趙女士無法地說。
有一次,她在小區見到一位裝修設計公司的工作人員,手中居然拿著她所在小區的業主信息表,上面密密麻麻列著不少業主信息,包括電話、姓名等等。
為此,趙女士特地問過和她一同購置了尚品園小區的其他業主。原來,其他業主也和她有同樣的遭遇。
“有的人出主見說別理他們,還有的說把這些電話設置成黑名單,這樣他們就再也打不進來了。可是這些人經常換電話號碼,我不可能不停地設置吧?終究是誰泄露了我的電話號碼呢?”趙女士很苦惱。
趙女士猜想,本人的電話號碼很有可能是被開發商或購置過建材等物品的商家泄露,但是沒有證據。
自從購置新房后,將近半年時間,趙女士只能將短信提示音設置成靜音,并盡可能不接聽生疏號碼。“但這樣有時會錯過一些真正找本人的電話,真是十分苦惱。更可氣的是,我買房曾經三年了,可還是不停接到各種促銷電話,終究什么時分是個頭?”趙女士說。
網友“恨你沒磋商”也曾在克拉瑪依網上發帖講述本人的遭遇,“最近驗房了,各個家裝公司、家具銷售商、建材銷售商、裝修的配套設備和資料商等等,像雪花一樣,每天不分時間,也不論對方能否便當接電話,一個接一個電話或短信促銷,有些以至連我家的戶型都曉得。請問這些人是怎樣曉得我們購置了新房子?住戶的信息是誰泄露給這些人的?”
假如市民像趙女士和網友“恨你沒磋商”一樣遇到了騷擾短信和電話,該怎樣辦呢?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
市民李先生說:“對普通老百姓而言,要想找到信息泄露者并停止懲罰,真實太難了。我倡議趙女士吃一塹長一智,今后在填寫個人信息時一定要留意失密。”
市民張先生則倡議趙女士:“及時記載相關信息,為有關部門的調查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線索。比方,在與侵權方通話時錄音,引導對方說出非法獲取信息的途徑,請對方就此表態;保存好對方發來的宣傳單、上門采購的證據、與對方正面交涉的錄音等,這樣應該不愁找不到泄密者。”
據理解,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則: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維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求獲取別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獲得并確保信息平安,不得非法搜集、運用、加工、傳輸別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別人個人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維護法》也規則,未經消費者同意,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這其中就包括電話、短信等方式。如有違背,消費者能夠依法向相關部門反映和投訴。
熱線也在這里提示市民,假如個人信息遭泄露,市民能夠搜集證據,向相關部門反映和投訴。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