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湖北襄陽墻體廣告 宜城市劉猴鎮有“三寶”:青山、綠水、生豬。近日,“三寶”之一的劉猴生豬,突然成了“網紅”。
在手機上打開“微店”App,進入劉猴鎮精準扶貧網絡平臺,點開圖片可以看到,草地上一頭頭黑豬憨態可掬。點擊圖片下方按鍵,即可進行認購。
這個新穎且具有互動性的項目背后,是劉猴鎮政府用心推出的“扶貧之策”。
政府推動 借網發力
劉猴鎮是湖北省遠近聞名的生豬大鎮。該鎮一直堅持把生態養殖作為主導產業來抓,經過多年精心經營,劉猴生豬已成為一個名氣大、銷路廣的地標產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創新發展進入新階段,劉猴鎮著重關注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環節的深度融合,積極將互聯網技術、觀念導入發展基礎相對扎實的種植業、養殖業,推進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結合。生態生豬養殖網銷項目的創意構想,正是基于這一思路。
政府拿出創意,制定惠農政策,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愿報名認養生豬,并與鎮扶貧辦簽訂認養協議,每頭生豬交納200元的仔豬購買費用,不足部分由鎮扶貧辦補貼。購買者登錄“智慧農旅”精準扶貧網絡平臺對生豬進行認領,網上支付500元訂金即獲得生豬所有權。
生豬由貧困戶代為養殖,鎮畜牧中心提供養殖技術指導,解決貧困戶的后顧之憂。生豬達到出欄標準后,購買者按生豬市場價格回購。通過這一項目,貧困戶不僅可以獲得穩定的養殖收益,鎮扶貧辦還將在購買者認領和回購后,分兩次對貧困戶進行獎補,每次獎勵補貼100元。“從這個項目上線到現在,3個月時間已經銷售了20多頭生豬。”劉猴鎮黨委書記方軍告訴記者,將互聯網與精準扶貧有機融合,既發揮社會的力量為貧困戶脫貧致富“輸血”,又充分調動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
因勢利導 靠網脫貧
劉猴鎮的“網紅”,不止這一個。
在劉猴鎮趙咀村,網名為“養蜂人小賈246”的賈青喜,經常錄制并在網上發布自己養蜂、取蜜的視頻,半年時間就已吸引了上千名粉絲。
賈青喜家的屋后坡地上搭著一個涼棚,數十個木箱整齊地擺放著,成群的蜜蜂飛來飛去。“又是一單,買家是廣東東莞的。”賈青喜高興地將微信轉賬記錄給記者看。他告訴記者,通過視頻展示自家蜂蜜原生態、無添加、純手工的制作流程,粉絲們很喜歡這一綠色食品。一塊約一斤重的蜂巢蜜售價達68元,即使這樣依舊供不應求。
賈青喜家地勢較高,家中農田耕作取水困難,收成一直不好,僅靠種糧難以維持生計。好在賈青喜的父親賈明全早年在外學過養蜂的手藝,2016年在村里的支持下,賈青喜一家獲得了2000元的創業補助,走上了養蜂脫貧之路。
初見成效后,村里便組織22戶具有養蜂技術基礎或意向的村民,組建起明全專業養蜂合作社,不僅在貼息貸款、專業技術培訓上予以支持,還經常組織養蜂戶到鎮、市里學習互聯網營銷、電子商務知識。賈青喜的“‘快手’攢人氣、微商賺收益”經營模式,便是在外出學習中總結出來的。
時至今日,賈青喜一家已從最初只有3箱蜜蜂的小作坊發展成為擁有57箱蜜蜂的養蜂大戶,每年近兩萬元的純收益讓他們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
趙咀村黨支部書記嚴興保告訴記者,到今年年底,合作社的11戶貧困戶可以通過電商銷售實現全面脫貧。
拓寬渠道 用網生財
電商拓寬了銷售渠道,也是“互聯網+精準扶貧”的關鍵突破口。
劉猴鎮黨委書記方軍告訴記者,2016年,湖北省首家“互聯網小鎮”落戶劉猴鎮。全鎮上下搶抓“互聯網+”帶動經濟發展的商機,加快電子商務發展步伐,迅速在全鎮發展了十余個電商示范點,并將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工作相結合,加大對產品選擇、產業引導、人才培養扶持、品牌建立、物流配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打造出賈青喜、劉芳等電商創業網絡紅人,既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激發了村民創業熱情,又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優秀范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順應融合發展之勢,在融合上做文章。加快打造農村創新創業基地,培育壯大農民網絡銷售能人隊伍,搶占‘互聯網+農業’高地。”方軍信心滿滿地表示,該鎮將繼續運用互聯網思維和融合理念,深入推進“互聯網+精準扶貧”,用“互聯網+”鋪就脫貧路。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