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人的寓居環境更綠更美
——肥鄉區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看望
作為2018年省級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試點區,
邯鄲市肥鄉區嚴厲制定規劃,卡死時刻節點,基本完成廢物辦理、村莊改廁、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務,村莊環境由臟亂差變身綠潔美。日前,記者來到肥鄉區,深入村莊,對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看望。
驅車在肥鄉區境內穿行,記者首要感受到的是道路的疏通。“2018年完成了583公里村莊路網建造,其中通村路383公里、村內街道115公里,村莊主街道硬化率、村莊亮化率和地名標志規范化設置率都到達100%。”肥鄉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縣道采用二級路規范建造,路面寬12米;鄉道采用三級路規范建造,路面寬7米;村道采用四級路規范建造,路面寬不低于5米,均采用瀝青路面。施工中,該縣搬遷電力線桿3550根、通訊線桿6617根、供水管網70公里,撤除違章建筑800余處12萬平方米。
肥鄉區東北部的屯莊營鄉后營村是有名的貧困村,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廢物坑整理后種上了月季、竹子。”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文介紹,撤除了76處無人寓居的寒酸老房,改造了48座危房,從村西到村東都有景可看,本年準備申報3A級旅行景區。
2018年,肥鄉區累計撤除違法違章建筑2133處、71萬平方米,建造美麗院子近4.4萬戶、精品院子1.2萬戶,建成率別離到達55%、15%,打造市級綠色村莊74個,265個村莊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提升。
走進后營村村民孫志軍家,征得女主人景小紅同意后,記者先到廁所看了看。便池旁有根繃簧頂起的柱子,腳一踩就沖出水來,廁所一角還有排氣管道伸到墻外。“下面埋了化糞池,過一段時刻整理一次,方便又潔凈!”景小紅說。
該區村莊總戶數80373戶,現在,改廁率到達93%,72家規劃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辦理設施建造任務也已完成。
據了解,現在該區10個城中村悉數納入城區污水管網,十幾個條件適合的村莊樹立了污水會集處理管網或分散式污水處理試點,其他村建造了污水邊溝,完成了村莊污水有效管控。一起,結合重點河流河長制辦理,沿渠道打造了郊野公園、
邯鄲東郊森林公園和民有渠紅色文明旅行帶、
東風渠生態景觀旅行帶等景觀節點。
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廢物整理是個難題。“之前每個村都有一個廢物坑,上一年展開廢物整理舉動,以前積存的廢物坑塘都整理了。現在廢物處理交給第三方,完成了廢物
日產日清,村里環境完全改觀。”屯莊營鄉黨委書記趙艷平說。
“廢物辦理已經完成城鄉一體化。每戶每月收取8元廢物處理費,用于廢物整理、轉運及環境整治先進村莊獎補,形成了廢物整治作業黨委引領、政府主導、
公司運作、群眾參加、社會監督的格局。”肥鄉區農業村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做好村莊人居環境整治作業,該區展開倒排問責舉動,每月倒排名,全區通報。“本年將新建兩家污水處理站,強化村莊小街巷硬化、美化,到明年末村莊悉數完成合格,至少樹立10個‘紅旗村’、50個‘精品村’、100個‘示范村’!”肥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田寶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