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帶著包裹,從樓房的窗戶飛入房間,輕輕地放在茶幾上。科幻片中才有的這種場景,將成為現實——10月18日,記者從坐落大學城的
重慶斗極物聯網技能有限
公司(以下簡稱斗極物聯網)得悉,該
公司已開發出全球首個根據斗極通訊技能的物聯網模塊,能把位置服務準確到厘米級,讓無人機送快遞成為可能。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
據了解,無人機送快遞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其核心技能是位置服務。現在,我國首要經過美國GPS供給位置服務。不過,GPS在我國境內沒有地上增強網絡,導致位置服務的差錯較大。
例如,南岸黃桷灣立交5條匝道相互穿插,差錯高達10米以上,因GPS導航難以辨認,其被戲稱為“導航都會哭”的立交橋。由我國自主研制的斗極通訊技能,憑借逐步完善的地上增強網絡,能將位置服務的差錯縮小至現有GPS水平的千分之一。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
位置服務的核心硬件,是物聯網模塊。斗極物聯網耗時兩年,耗資1億元,成功研制出這種依托斗極通訊技能、供給精準位置服務的模塊。它的巨細和形狀與
手機卡差不多,是全球首款一起支撐斗極定位和相關通訊規范的窄帶蜂窩物聯網通訊模塊,并可以支撐全球主流運營商頻段。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
除了實現無人機送快遞,這種模塊還有什么功用?該
公司總裁張亮舉例說,安裝了這種模塊的導航,車輛能輕松辨認黃桷灣立交的每一條匝道;橋梁不同位置安裝了內置這種模塊的監控儀,橋梁部件發作位移能及時報警,不需要現場勘查;兒童或老人的鞋底安裝這種模塊,走失后更容易被找到。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
據悉,作為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市物聯網產業已經聚集了500余家企業,但它們大多處在產業鏈后端,沒有自主研制能力,商場競爭力不強。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
在渝誕生的全國首個斗極物聯網模塊,不僅填補了
重慶物聯網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還能直接優化產業質量。例如,物聯網模塊生產商可根據下流企業的需求,定向生產模塊并隨時調整其功能,提高商場反應速度,并減縮物流本錢。一起,跟著我國斗極通訊技能的迭代和應用的遍及,搭載了斗極模塊的物聯網終端設備,包括位置服務的各項功能將會更優越,
重慶物聯網產業也有望搶占商場先機。
重慶江津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