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利墻體廣告8月24日,第二屆巴東國際地質災害學術論壇舉行,中國、美國、德國、瑞士、荷蘭、日本、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本屆學術論壇由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和巴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論壇主題是水庫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環境保護。
活動為期兩天,重點圍繞表生地質作用與地質災害演化過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地質災害裝備研發、地質災害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以及地質災害防控與綠色協調發展“六大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
監利墻體廣告
在當天的學術論壇首場報告會上,8位國內外專家作了地質災害監測方法、機理分析、工程防治及國內外重要地災概況等方面的主題報告。200余名地質專家和學者分組開展了野外考察活動,重點考察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與庫岸再造工程和巴東野外綜合試驗場。
監利墻體廣告
巴東地處長江三峽和清江水布埡兩大庫區,武陵山、
巫山、大巴山“三山”盤踞,山高坡陡,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全省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區和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近年來,巴東縣將地質災害防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強力推進,成功創建地災防治高標準“十有縣”,并創新建立“四位一體”地災網格管理體系,連續14年實現地質災害零傷亡。
監利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