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崢嶸,斗爭追夢。秋天的瀘縣,一派豐盈的景象。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瀘縣作家和攝影家受國網瀘川
公司的約請,聚集到
公司,聽介紹,查資料,實地走訪,回憶瀘縣電力開展歷程,傾聽瀘縣電力人艱苦斗爭、無私奉獻的故事,探尋宏揚電力精力。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瀘縣境內河流眾多,長江、沱江穿境而過,瀨溪河、馬溪河、龍溪河密布全境,可供開發的水力資源為38496千瓦。然而,建國前,瀘縣境內只要一座龍溪河上的洞窩電站。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有了電,真方便,電的好處說不完!這一直瀘縣人追逐的愿望!早在四十年代初,曾幾度派人勘測開發瀨溪河,均未成功。興修水電站一直是瀘縣公民的愿望。
1958年,瀘縣縣委決議發動全縣公民自給自足興修福集水電站。由縣委副書記兼縣長劉國璋任主任委員,派出15人到
重慶變電站學習培訓,培養自己的技術工人。列入1959年省小型水電發電站項目,取得資金和技術力量支撐,抽調
農村勞動力組成施工民團,高峰期上陣民工2900多人。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我們有自己的發電站了!”1959年12月31日,安裝完成,試發電成功!全縣公民奔走相慶!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1960年,架起3.15千伏木桿線路8公里,直接送供電福集場、縣一鐵廠、水泥廠和四聯煤礦,電點亮了玉蟾山下福集場萬家燈火,澆灌千畝良田。鐵廠、水泥廠和煤礦相續興修起來,瀘縣的工業開始起步。當年發電326萬度,實現贏利10.1萬元,1991年發電687.6萬度,實現贏利37.8萬元。1963年,1965年,福集電站供電修建的一期、三期電灌工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開展。
1962年,福集水電站收歸大電網統一管理,挫傷了當地辦電的積極性,供用電開展和管理上帶來很多對立。瀘縣歷經5年鍥而不舍的請示,1978年才重新取得管理權。1985年發電887萬度,超越設計能力19.86%。供福集、牛灘、喻寺、奇峰等區23個
鄉鎮及富順縣古佛、寶慶、許家等3個鄉,開始形成以福集電站為中心的當地小電網。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
憑著對電的巴望,憑著自給自足的精力,瀘縣公民先后建立了數十座小水電,規劃較大的有,1976年8建成的龍溪河電站,1982年建成的胡市電站,它們同福集電站相同至今在服務瀘縣。
時間更迭,體制改革,瀘縣福集水電站歷經半個世紀風雨至今仍然在發揮它的作用。
四川瀘州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