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濛濛,春寒料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茶上市時節。最近,
浙江南部一些地區進入春茶采摘期,但我省
宜賓、
瀘州、邛崍等地從春節前夕就開始采摘了,今年要比全國其他茶葉主產區早15-30天。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經歷了一個冬天的休眠和養分儲藏,鮮靈清爽的
四川早春茶往往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火爆銷售的場景輪番上演。這其中,既有川茶獨到的高品質使然,也有川茶推動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努力結果——一杯春茶,沖泡出川茶振興之路。 先天好+基礎牢
四川春茶實現量價齊升
春茶越早,
價格越高。“今年春茶開摘20天以來,平均每天銷售鮮葉達9萬斤,市場供不應求。”2月25日,
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梅嶺村新茶生產車間技術總監吳洋龍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近年來,納溪區邀請茶葉專家研究培育“納溪特早茶”,成功培育出全球同緯度最早采摘的茶葉品種之一——“納早1號”,“采摘期比原有早茶品種提前了10-15天。”
“目前,雅安名山等地已經開園采茶,其中優質鮮葉
價格創新高,每斤售價近百元,
價格同比增長超過15%。”2月26日,
四川綠昌茗茶業有限
公司總經理王院生向記者滿懷欣喜地講述了今年的春茶銷售形勢。與國內同緯度茶葉主產區相比,
四川冬季氣溫高、空氣濕度大、春季回暖早,這些獨特的氣候優勢使得春茶生長快,每年2月上旬就可以開采上市,比
江蘇、
浙江一帶茶葉主產區要早15-30天。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今年
宜賓早茶采摘時間堪稱歷年最早。”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
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執行會長顏澤文告訴記者,今年
宜賓氣候環境較好,冬季沒有特別冷的“干冬”,早茶上市較2018年提前了15天左右,且質量和產量均有所提升,“目前
宜賓早茶成品已賣到3000多元/斤,有望實現產量與效益雙增長。”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今年春茶能夠實現量價齊升,得益于
四川不斷鞏固的產業基礎。”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唐曉波認為,我省茶葉產業基礎逐步加固,助推著茶企發展越發強健。據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統計,目前全省茶葉種植面積已達到545萬畝,毛茶產量29.5萬噸,總產值240億元,關聯產業綜合產值達726億元,茶葉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均居全國前三。其中,“
四川省特早名茶之鄉”
瀘州納溪區茶園面積達到34.5萬畝,毛茶產量2萬噸,綜合產值55億元,茶農人均收益達到2.4萬元;“中國早茶之鄉”
宜賓茶園總面積達118.7萬畝,毛茶產量達7.1萬噸,茶業綜合產值已達165.2億元,力爭到2021年實現優質茶園基地突破110萬畝、綜合產值300億元以上目標。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重品質+樹品牌
川茶著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今年
四川春茶的熱銷,充分說明只有高品質才能實現高價值。”川茶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茶葉品質,川茶集團建立了“從茶園到茶杯”全過程26個關鍵環節質量可追溯體系,實現了質量安全標準化、制造鏈上智能化、技術鏈上科學化、產品包裝自動清潔化。好品質一直是川茶做大做強的基礎,川茶產業已逐漸形成了包括種植戶、企業、行會、研究院所等在內的“產學研用”聯盟,在茶葉種植、加工、科研、創新、質量安全等領域合作愈發密切,為打造品質川茶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好品質川茶,還需配合好宣傳、樹立起好品牌,才能實現好價值。”唐曉波認為,在種植規模、品質方面,
四川與江浙等地已相差無幾,但每年仍有大量優質川茶作為原料銷往省外,并未真正實現川茶的市場價值和品牌價值。他認為,“川茶的品牌價值還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這既需要政策、資金的支持,更需要品牌自身不斷努力和探索進取。”
今年來,為大力推廣早茶,我省各地推出了異彩紛呈的活動:2月2日,第十二屆中國·
宜賓早茶節開園采摘活動啟動,力推
宜賓早茶響亮上市;2月21日,2019納溪特早茶新茶上市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一抹早茶香飄京城;2月24日,
四川省第七屆茶葉開采周啟幕,在采摘、制茶、茶藝、品鑒等環節中,不斷擦亮“川茶”的金字招牌。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
此外,川茶集團近期開展了天府龍芽·
宜賓早茶品鑒會,創新推出
宜賓建城2200周年的紀念茶,在品牌旗艦店、專賣店均設有品鑒點,特別是在川茶集團科技園開設了“品好茶 享茶藝”活動,為愛茶人士奉上了經典的好茶、優秀的茶藝師、專業的講解以及精美的茶禮,同時還開展了預訂和預存活動,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
四川綿陽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