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經過磁器口古鎮西門的市民,或許會發現一棟棟古修建群逐漸成型。20日,記者從磁器口古鎮管委會獲悉,磁器口古修建群補葺工程于去年11月正式發動,現在已完結總工程量65%,估計今年8月悉數竣工。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
老修建承載老
重慶回憶
“磁器口現在的老修建,大多屬清代以及民國時期,而部分面積較大的古修建,更是具有院子的功能。它們一般都是木質結構,也正是這些保存無缺、風格古拙的老修建,讓今日的磁器口保留了眾多‘老
重慶’的回憶。”磁器口古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沙坪壩區發動了對磁器口十大民俗特征院子的改造工作,其間包含沙坪壩區區級文物維護單位“磁器口古修建群(美好街21、39、55號民居)”,共三個四合院及兩處附屬修建,始建于清朝末期,由當地富商修建,55號民居別名“井中天”。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
據了解,美好街21、39、55號民居正好位于磁器口西門鄰近,21號民居426.4平方米,39號民居352.4平方米,55號民居(井中天)664.1平方米,非文物修建1號177.2平方米,非文物修建2號204.3平方米,合計修建面積約計1800㎡。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
維護性修正,廢墟上涅槃重生
20日,記者來到磁器口古鎮西門,一棟棟古修建院子群逐漸成型,工人正在趕緊修正中。“磁器口古修建群以原修建形制、原修
建材料、原工藝技能、原修建結構的方式進行修正。”補葺項目現場負責人李安介紹,該古修建群位于磁器口西門方位,處于磁器口后街項目核心地段,而磁器口后街項目緊鄰并聯接磁器口古鎮。他介紹,此次補葺用老工藝、老材料、老技能進行維護性修正,這些古修建將在廢墟上涅槃重生,小到每一片磚瓦,都有滿滿的回憶。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
“此次補葺項目遵循文物維護原真性、可識別性原則,保存了磁器口古修建群的舊址、原貌、原物。”李安稱。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
估計今年8月竣工
“磁器口后街項目是立足于傳承
重慶山城傳統文明遺產,展現本鄉文明特征,致力于康復與提升磁器口傳統修建面貌。該項目規劃連續了傳統街巷肌理,尊重并維護了
重慶山地城市空間、傳統修建面貌和特征。”磁器口古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補葺后磁器口古修建群所在區域將作為整個項目在磁童路方向上的開敞式入口,其環境和視線通廊將得到優化;另一方面,磁器口古修建群的有用維護與展現使用,將大大提升后街項目的文明內涵,實現文物在維護中合理開展,在開展中有用維護的可持續聯系。
重慶梁平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