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山,雪蓮做到了;不是每一棵樹都能屹立于戈壁,胡楊做到了;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時機援疆,我做到了!” 2017年2月26日23時許,賴揚平剛踏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就在日記里記錄下這段話,并盡力餞別著……作為我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他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在兩年七個月的日子里,他是教師、訓練師、講演者、愛心超市“老板”,每一個職業(yè)都是拓展青春寬度的有益嘗試。正如他為自己寫的:“我愿做那雪蓮,盛開在雪山之巔;愿做那胡楊,屹立在戈壁之上,為
新疆奉獻自己的力氣,我無怨無悔,無上榮光!”
江西墻面
廣告
來阿克陶縣雪松中學之前,賴揚平是于都縣第二中學教師,被學生稱為“吃貨”教師。這源自賴揚平奉行的寓教于樂教育理念:每逢學生完結一個小方針,他就及時實現(xiàn)獎勵,獎品有時是一個茶葉蛋,有時是一根冰棍,有時是一瓶旺仔牛奶。在這種鼓勵教育模式下成長的學生高考成果異常超卓,全班32人,有29個考上一本院校、3個進入二本院校。結業(yè)之際,賴揚平班上的學生做了一個PPT送給他,PPT開篇這樣寫道:“因為有了你,我不知道高中什么是累。我只記住,高中三年,有吃的日子是幸福的,讀書的日子是高興的! ”
江西墻面
廣告
進入雪松中學之后,賴揚平持續(xù)采用“吃貨”教師的理念,只需完結小方針,就有精神或物質(zhì)獎勵。學生成果有前進,就獎勵一本《弟子規(guī)》;學生完結一次團體活動,就獎勵一場生日集會。學生在高興學習中,不斷汲取中華傳統(tǒng)文明和赤色文明。如今,維吾爾族的學生們可以誦讀古詩詞、彈唱《十送紅軍》。
為更好地鼓勵雪松中學的學生,賴揚平發(fā)起了長征源愛心超市,當起了超市“老板”。他一方面聯(lián)系在
江西的親朋好友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呼吁以前的學生捐資助學,共募集善款21575元,超市里擺放著水杯、地球儀、筆等。超市不收取現(xiàn)金,只收學生獲得的點贊。學生可通過參加一次團體勞動或一次文藝匯演等方式獲得點贊,憑借點贊次數(shù),可在超市兌換鉛筆、牙刷、足球等。
江西墻面
廣告
賴揚平還發(fā)揮講演專長,以一場場《最美的風景在大學》勉勵講演,感動了無數(shù)阿克陶的學生,為他們種下愿望的種子。在一次散步中,賴揚平偶遇一名聽眾,她請賴揚平合影,并在微信朋友圈里留言:“賴揚平給我上了兩個小時的課,那是我人生的一次大課,使我從一個不怎么學習的孩子變成一個勤奮的學生,直至考上大學,我真的很感謝他!”
江西墻面
廣告
2017年12月,賴揚平擔任雪松中學副校長。他啟動了語文教育訓練工作,先后訓練1000人次。此外,開辦了“愿望”語文名師工作室,并收了兩名學徒,一同研討課程設置、分析上課內(nèi)容……賴揚平不知疲倦地講著,有時喉嚨痛,忍忍也就過去了;有時累了,挺挺就好。不幸的是,2018年11月,賴揚平被檢查出甲狀腺惡性腫瘤,醫(yī)師主張立即手術。當時接近期末考試,為了不影響學生學習,他堅持到寒假才回到
南昌進行手術。手術完結后,他帶著藥又返回雪松中學,持續(xù)與他的同事和學生一同奮斗。
正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青春無限勁飛揚,男兒啟程赴南疆。萬里支教心不悔,甘灑熱血向遠方。”
江西墻面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