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
宜賓市翠屏區牟坪鎮又迎來豐盈。一大早,牟坪鎮同心村粉蕉園里,幾名游客就現已在體驗采摘樂趣了。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今天我和朋友們一起來采摘,這里的香蕉是天然成熟的,口感很好、很香。每次咱們都要買許多回家,除了直接吃,還做成甜品之類。”游客楊梅拎著一串才采摘的香蕉笑著說。
采摘園內,巨大的香蕉樹連片成蔭,一串串個大飽滿的香蕉掛滿林子。現在,扮靚
鄉村的香蕉園也成為鄉民增收致富的新土地。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現在我地里的香蕉在不受天災影響的正常情況下,50畝能夠賣25萬左右。本錢投入低,一兩千塊錢就能夠做一畝。”栽培戶文世平對香蕉工業收入很滿意。
幾年前,一向在外務工的文世平由于收益不好就想回家鄉開展。最早栽培核桃沒成功,后來經過調查和請教村里有經驗的張吉金,開端栽培香蕉。當年栽培了30畝,見效益不錯又擴種了20畝,現在他的50畝香蕉園開展得越來越好。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同村的栽培能手張吉金見香蕉見效了,又尋思提高工業質量。“以前我在西雙版納種過香蕉、蔬菜,比較熱愛農業。之前在村里種得不是很規范,管理得不大好,所以本年試種了一塊地,改進了技術,現在看來效益比較好,95%都掛果了。”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工業的日益壯大鼓足了鄉民開展的干勁。文世平在栽培香蕉的一起,又流轉了200畝地栽培柑橘。“種類是沃柑和不知火,現已種下去三年了,本年現在現已掛起果了,在新年就能夠向游客很多供給采摘。”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近年來,牟坪鎮走農旅交融的開展路子,在宜長路沿線,龍興、金銀等村連片的柑橘林碩果累累,“牟坪柑橘”逐漸成為一張響亮的名片。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而依靠柑橘標準化栽培基地開展起來的龍興村,更是打造了農旅交融示范點,“橘香小鎮”。3500畝規模化栽培基地已成為鄉民的金山銀山。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園區內,沿著黑化路一向往里走,涼亭、長廊、吊橋、溪水等各類景點一應俱全。舊日荒山變身今日綠水青山,“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泥巴路變成平坦舒適的黑化路,鄉民開展起工業、蓋起了新房。
“家鄉變化真的很大!”龍興村的改動讓外出務工多年的劉祚冰感慨不已,看到其他鄉民的開展效果,他也萌生了留在家鄉開展的主意。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家爭鳴春滿園。
沿線的牟坪鎮民新村,三角梅栽培基地沿村道延伸,艷赤色的花海間、濃綠萬枝,扮靚了
鄉村,增加了鄉民的經濟收入。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從一個一般的傳統農業村變身現在既有風景又有“錢景”,民新村既將美麗“鄉愁”變成美麗經濟,將綠水青山打造為鄉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幾年前,外出務工的潘正華返鄉時看到了本村三角梅帶來的經濟效益,決定留下來開展。“第一年栽培我就收益了4萬多元。”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開展工業比外出打工更合算,就這樣,潘正華也慢慢擴大栽培規模,現在已成為村里最大的栽培戶。“現在我的三角梅基地現已擴大到100畝以上,年收入在40萬元以上。”除了越來越大的栽培規模,潘正華的銷路也越來越廣。“咱們這都不愁賣,網絡訂貨和上門收購都不夠賣。除了
四川本地,還賣往
貴州、
陜西、
內蒙古等地。”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牟坪鎮作為傳統的農業
鄉鎮,素有“江南糧倉”的美譽。近年來,全鎮依照特征“花果之鄉”、休閑旅行強鎮的思路,著力引導工業交融開展。現在現已建成沿整條宜長路21000畝的高標準果園,1500畝左右的花卉苗木基地,而且配套建設了香蕉園,李子園,桃子園,葡萄園等一些特征的優質花果園區。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
“下一步,咱們要進一步提高農工業的科技含量,依托省農科院、我國柑橘研究院和大專院校,提高產品品質。結合一、三工業,加強工業交融、互動,比方咱們現在正在做的3A級景區提質增效,建設酒吧一條街、美食一條街,還有和省釣魚運動協會、省體育工業集團一起打造川南休閑垂釣和比賽訓練基地,經過項目融入旅行體驗,促進一三工業深度交融互動,進一步的促進牟坪鎮工業經濟開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牟坪鎮鎮長童宇南介紹道。
四川宜賓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