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市鎮:打造田園工業歸納體
荊州市
監利縣毛市鎮地處江漢平原內地,全鎮地圖13
墻體廣告8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近7萬。“村莊人居環境整治要全面推進,有必要‘四位一體’共同發力。”毛市鎮有關負責人說。該鎮堅持將廢物處理、渠道整治、美化辦理與道路養護四方面結合起來,多管齊下對村莊人居環境展開歸納管護作業。
該負責人表示,毛市鎮將村莊人居環境整治作業與各村、社黨支部書記績效查核掛鉤。本年以來,已實
墻體廣告施查核28次,村莊相貌得到大幅改進與進步。
撤除違建、盤活土地——
600畝荒地變身工業園
“這兒原來是廢棄地,雜草
墻體廣告叢生、污水橫流。”8月19日,毛市鎮陳趙村黨支部副書記王興隆站在一大片齊齊生長的綠植前說。回憶起這塊地從前的容貌,他有些不好意思。
王興隆介紹,曩昔由于交通不便,鄉民都搬到了省道黃觀公路兩旁寓居,這兒只剩下殘磚斷瓦。直到2018年,村里爭奪到了縣里的EPC項目,預備在陳趙村建造一個生態工業園。
選址確認今后,改進環境成了“老大難”。陳趙村的土地資源雖然豐厚,但由于長期缺少規范化辦理,村里亂搭亂建
墻體廣告、廢物亂扔等問題嚴峻。
為讓生態工業園順利完工,更為了讓鄉民日子愈加適意,村里下定決心開端整治環境。
首先從拆違開端。七組鄉民陳東海在村
墻體廣告路旁邊有一個違建近30年的小房子,村里曾想撤除,均因其對立而作罷。這一次,王興隆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村里找到和陳東海關系接近的鄉民,請他們和黨員干部一同幫忙做作業,一次不可就兩次、三次……數次思想作業之后,陳東海總算主動撤除了違建房,也沒有再找村里要補償款。
撤除旱廁也是有必要完結的作業之一。王興隆說,為保證拆旱廁作業順利展開,村里首先給六七家精準扶貧戶修起了新廁所。
墻體廣告“修好之后,左鄰右舍一看,既潔凈又方便,不必再勸說就答應了拆、改。”
為更好地展開
現代農業和生態養
墻體廣告殖,鎮村兩級投資100多萬元對水溝、道路和涵閘進行了疏挖和修理,栽植風景樹8000多株,還在陳趙村先后落戶建立了育秧工廠、小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等,形成了完整的種、養、銷鏈條。
“生態工業園將成為集林果工業、生態、休閑、采摘于一體的村莊田園工業歸納體。”毛市鎮有關負責人說,而陳趙村,也會成為一個“春有百花夏有龍
墻體廣告蝦,秋有果香家家書法”的農耕工業中心。
河道治污、全面保潔——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水閘邊的路能快點修好就好了!”8
墻體廣告月上旬,毛市鎮海螺村鄉民王莉在村微信群里說。海螺村黨支部書記郭水方看見后,立刻回復:“本年就會修好。”
在海螺村微信群里,這樣的對話經常發生。鄉民對村里作業有不了解的當地、不清楚的問題,都可以提出。郭水方只需看到,就會為其解答。他說,這樣既能讓鄉民了解村里作業,也能同享鄉民的定見和主張,及時給出回應。
近年來,海螺村在美麗村莊建造大潮中,緊抓人居環境整治這個重點環節,力求為鄉民改進日子環境、進步日子質量。“作業量越大,就越
墻體廣告要留神鄉民的反應定見。”
海螺灣村地處排澇河畔。排澇河由人工疏挖形成,在海螺村轄區內有5公里長。由于河道淤塞,曩昔河面廢物眾多、氣味難聞,讓鄰近鄉民叫苦不迭。
2017年8月,海螺村針對排澇河的污
墻體廣告染狀況展開了4項專項整治舉動:河道淤泥清除搬運、河面廢物排查治理、河道水草清除以及河邊美化布局。
“每周整理一次河道,除村干部外,無職黨員和
大眾也積極參與。”郭水方說,到現在,排澇河整治和建造已投入資金近40萬元,資金來源包含村級籌集、經營戶支助以及鎮政府“以獎代補”。
水面潔凈了,路面也要潔凈。郭水方介紹,海螺村有6名專職保潔員,除日常清潔外,每月還要特地進行一次全村打掃。“村干部會全程和保潔員一
墻體廣告同進行打掃,及時監督。”
環境好了,進步鄉民日子質量的事宜也提上日程。本年6月,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精準扶貧對象都種起了掃帚苗,成熟后交給村里會集回收,銷往
湖南、
宜昌等地。“曾經一畝地的產值賣600多元,現在能賣
墻體廣告3000元。”海螺村鄉民周海成快樂地說,村里種的掃帚苗已經賣了2萬多斤,人均收入進步3000元。“環境好了、休閑場所也建起來了,大家白日有事干、晚上有地兒玩,日子很滿足。”
如今,毛市鎮處處山明水秀、鄉民個個休養生息。村莊人居環境的一步步改進,不僅讓鎮里的工業得到了展開,更讓老百姓的日子一天
墻體廣告天“美”了起來、“甜”了起來。正如上觀廟村老農武老漢所說:“黨的惠民政策好,公民美好萬年長!”
策劃:潘傳宏 撰文:黃劍 攝影:李珍文
朱河鎮:建造美麗宜居“小
漢口”
荊州市
監利縣朱河鎮位
墻體廣告于
湖北、
湖南交界處,東靠
洪湖、南臨洞庭、西傍長江、北通沙漢。一江兩湖作伴,區位優勢顯著。
此外,朱河鎮歷史見識深沉、水資源豐厚且商業文明興旺,是
監利縣副中心城鎮,也是監南經濟文明重鎮,素有“小
漢口”之名。
“村莊要振興、經濟要展開,首先生態要宜居。”朱河鎮鎮長高祥雄表示,“環境好了,公民日子舒適了,才能有精氣神來謀展開、爭優秀。”
為此,朱河鎮近年來大力展開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到現在,已改造灣子林10萬平方米,撤除違建房150間、改造旱廁600多個,
墻體廣告栽種桃樹、柑橘等2萬多株,建造步行游道2500多米,村莊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進。
走下牌桌走上廣場——
村里環境好了人也和氣了
8月20日,朱河鎮望江村內
墻體廣告,大片荷花池旁,木頭鋪就的小路彎曲曲折。偶有鄉民在小徑上散步,臉上笑意滿滿。
望江村村主任朱小海遠遠看見,忍不住感嘆:“2015年到現在,村里的民風是越來越好了!”在他看來,這一切都得益于鄉民人居環境的改進與進步。
2015年,
監利縣紀委在望江村駐村扶貧時發現,村里家庭對立迸發頻繁,夫妻間總是吵架。
通過調查造訪,作業人員了解到,不少鄉民將大把時刻花在打牌上,即使白日也流連牌桌,引發許多家庭對立。
“曩昔村里基礎設施不完全,基本沒有文明休閑場所。”朱小海說,有時候鄉民農活干完了,閑下來沒事兒做,村里又沒有供大
墻體廣告家消遣的場所和器材,許多鄉民就習慣了用打牌來打發時刻。
縣紀委作業人員發現這一狀況后,主張村里騰出地來,建造一個專供鄉民休閑文娛的場所,削減打牌帶來的對立與爭吵。
因此,望江村對距村部100米處的灣子
墻體廣告林進行了改造,將荒廢林里的危房、空心房悉數撤除,清除路障,一起修建景觀亭,擺放石桌、石椅,鋪設林間小道并裝置健身器材。
一個能跳廣場舞也能健身、能打籃球也能唱曲兒的休閑文娛文明廣場,就此誕生了。
村里有一對50多歲的夫妻,由于老公愛打牌,二人動輒吵架。朱小海作為村主任,拉架勸和的次數都數不過來。
文明廣場建起來后,朱小海發現這對夫妻變了——牌不怎么打了,夫妻倆結伴去廣場上玩,老公健
墻體廣告身、妻子跳舞,吵架次數少了,倆人性情也溫和許多。
2016年,廣場上活躍的鄉民還組成起了一支腰鼓隊和一支軍鼓隊,平時村里的紅白喜事,都由他們負責奏樂。
朱小海介紹,現在每天約有100人次去廣場上活動。打牌的少了,吵架也少了,鄉民間更和諧友愛了。
如今,望江村齊心共建美麗村莊
墻體廣告,從拆違、改廁、清雜平坦、美化亮化、道路加寬硬化等方面著手,努力改進村內人居環境。“每個鄉民的家更潔凈了,整個村自然也就更美了!”朱小海說。
撤除圍網整理河道——
修正生態看護江豚的淺笑
朱河鎮,不僅是鄉民的宜居之所,也是“淺笑天使”江豚的棲息樂園——
何王廟長江故道位于
監利縣南部,1968年經人工裁彎取直形成。全長33公里,流經容城、上車、朱河等5個城鎮。
何王廟江豚維護區就落戶在朱河鎮。“這兒水生
墻體廣告 動植物資源豐厚,經中科院水生所專家組勘察證明系人工遷養維護江豚的最佳水域。”何王廟江豚維護區辦理處副主任胡雄關介紹,2015年4月,省政府同意建立何王廟長江江豚省級自然維護區,對江豚實行遷地維護。
江豚歸于“極度瀕危”物種,對環境要求極高。為確保引入的江豚能健康生存下去,朱河鎮在長江
墻體廣告 生態修正方面花了大力氣。
由于長江故道沿岸人口多,違法捕捉、違法垂釣、違法渡運等現象曾一度非常嚴峻。
“針對這些不合法行為,咱們組織了
墻體廣告 周密的監測巡護,還與檢察院、
公安局等單位展開聯合法律舉動。”胡雄關說,2018年,作業人員巡護里程近萬公里,共沖擊不合法捕捉80余次、清除維護區水域內廢棄竹篙5萬余根,有效遏止了不合法捕捉現象。
為全面進步江豚日子水域及周邊地區的環境質量,維護區先后投入資金50余萬用于環保整改作業,著力處理了維護區建立前存在的私人
墻體廣告 占用維護區灘涂圍欄圍埂養殖、堆放砂石、船只渡運、放牧等問題。
“曩昔捕魚沒有約束,水域里處處布
墻體廣告 滿了漁網。”胡雄關說,如果江豚誤闖進網中,就會受到傷害。為此,維護區作業人員日夜巡護,收繳、整理絲網、垂釣浮臺等,至今已撤除了50萬平方米網箱、8000余米“迷魂陣”。
此外,朱河鎮還經常組織黨員展開“長江大維護”自愿服務活動,打掃廢物、疏浚河溝、栽種綠植……經心全
墻體廣告 力看護朱河公民與江豚寶寶共同的家園。
4年前,維護區完工時從外地引入了8頭小江豚,如今已繁衍至21頭。江豚的淺笑,成為了朱河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